群际情境下儿童分配公平认知及公平行为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4.1
【图文】:
rfp=0.08。逡逑对年龄和劣势群体身份的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分析,描述性统计见图1。逡逑首先,分析不同年龄儿童对不平等评价的群体身份差异。4岁、5岁儿童对逡逑内群体劣势的评价显著低于对外群体劣势的评价,i7邋(1,280)邋=35.62,户<0.001,逡逑ri2P=0.ll;邋F邋(1,280)邋=7.73,户<0.05,r(2p=0.03;邋9邋岁、11邋岁儿童对内群体劣势和逡逑外群体劣势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尸(1,280)邋=0.17,邋p=0.68;邋F邋(1,280)邋=0.17,逡逑^=0.68。说明年幼的4岁、5岁儿童对不平等的评价存在群体身份差异,当不平逡逑等不利于内群体时,儿童的评价更加消极;而年长的9岁和11岁儿童认为只要逡逑是学习用具不平等,无论哪个学校的文具少都不好。逡逑6逡逑5邋5邋.逦■外群体劣势逡逑5邋■逦**逦戮内群沐劣势逡逑4-5邋■逦*逡逑:::h逦11邋m逦11逡逑N逦I逦I逦I逦i逡逑4岁逦5岁逦9岁逦11岁逡逑年龄逡逑图1不同年龄儿童对劣势不平等的评价分数逡逑其次
3.邋2.邋1分给劣势群体不同资源数量的人数比率描述性统计逡逑儿童分给劣势群体的文具数量共有0-5套6种情况,现将两种情境下每种数逡逑量下的人数比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外群体劣势情境见图2,内群体劣势情境见图逡逑3。结果分两部分呈现:逡逑一、外群体劣势时儿童分给劣势群体不同文具数量的人数比率逡逑0.7逦m逦_^-4邋岁逡逑0.6邋-逦5岁逡逑0.5邋-逦//\\逡逑I.逦一岁逡逑^:::逡逑0邋-I逦逦,逦,逦, ̄M逦1逡逑0个逦1个逦2个逦3个逦4个逦5个逡逑分给劣势群体的文具数量逡逑图2外群体劣势时4-11岁儿童分给劣势群体不同文具数量的人数比率逡逑从图2可以出,四个年龄段儿童没有人分给劣势群体0套文具,分出1套的逡逑人也较少,大部分人都会分出2套以上文具给劣势群体,也几乎没有人将5套学逡逑习用具全都分给劣势群体。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每个年龄组儿童的分配情况是不一逡逑样的,4岁和5岁分给劣势群体2套、3套和4套人数差不多,而9岁和11岁儿逡逑童的分配情况相对集中,分给劣势4套的人数较多。逡逑分给劣势群体3套学习用具
分给劣势群体的文具数量逡逑图3内群体劣势时4-11岁儿童分给劣势群体不同文具数量的人数比率逡逑从图3中可以看出,内群体劣势情境下,大部分儿童分给劣势群体4套学习逡逑用具,很少有人分给劣势群体2套以下文具。与外群体劣势时相比,在内群体处逡逑于劣势地位时,四个年龄段儿童的分配行为趋势是一致的,都倾向于重新恢复平逡逑等。逡逑3.2.2不同情境下4-11岁儿童恢复平等人数比率的差异检验逡逑对不同情境下4-11岁儿童恢复平等人数的比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分两部逡逑分呈现:逡逑一、不同情境下恢复平等人数比率的年龄差异:逡逑(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福成;王心怡;唐卫海;;不同分配情境下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6期
2 王斯;苏彦捷;;从理解到使用:心理理论与儿童不同情境中的分配公平性[J];心理学报;2013年11期
3 许科;赵来军;;临时团队成员内群体认同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软科学;2012年10期
4 李佳;蔡强;黄禄华;王念而;张玉玲;;利他惩罚的认知机制和神经生物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5期
5 郭腾飞;傅根跃;;声誉对幼儿违规行为的影响初探[J];幼儿教育;2011年Z6期
6 朱莉琪;皇甫刚;M.Keller;牟毅;陈单枝;;从博弈游戏看儿童经济决策行为的发展[J];心理学报;2008年04期
7 付宗国;群际行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介评[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牟毅;朱莉琪;;公平和合作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7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瀚月;群体身份对不公平行为回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2 牛平平;儿童不公平厌恶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霞;道德、习俗领域4-6岁儿童分享预期和分享行为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杰;金钱概念启动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艳娟;关系类型对儿童不公平厌恶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亮;5-6岁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3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78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