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一致性社会比较改变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

发布时间:2020-08-13 18:05
【摘要】: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间心系“三农”,连提乡村振兴,而“留不住人的农村,落不下脚的城市”形象地描述了现代农民工的状态。在校大学生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存在微妙的联系,那么大学生群体对农民工群体的态度又是如何?选择一致性社会比较作为对农民工刻板印象的干预措施,其干预的效果如何,影响因素又有哪些?研究目的:本文以一致性社会比较作为大学生对农民工刻板印象改变的干预手段,分别探讨在IAT和GNAT范式下一致性社会比较是否可以有效地减弱在校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外显及内隐刻板印象,并开展了影响因素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随机分组,以前后测实验设计为主。研究一:实验一,探究在IAT范式下一致性社会比较是否可以减弱农民工外显刻板印象及验证社会距离的作用;以开放式问卷和词汇评定法,选出大学生熟悉的目标词与属性词并编制语义差异量表;采用访谈法与专家评定法筛选并编制一致性社会比较启动材料;选用《语义差异量表》、《社会距离量表》进行2(组别:一致性社会比较组/控制组)X2(前后测:前测/后测)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二,探究在IAT范式下一致性社会比较是否可以减弱农民工内隐刻板印象及验证社会距离的作用;采用《语义差异量表》、《社会距离量表》、IAT测验进行2(组别:一致性社会比较组/控制组)X2(前后测:前测/后测)的混合实验设计。研究二:实验一,探究在GNAT范式下一致性社会比较是否可以减弱农民工外显刻板印象及验证社会距离与自尊的作用;使用《语义差异量表》、《社会距离量表》和《自尊量表》进行2(组别:一致性社会比较组/控制组)X 2(前后测:前测/后测)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二,探究在GNAT范式下一致性社会比较是否可以减弱农民工内隐刻板印象及验证社会距离与自尊的作用;使用《语义差异量表》、《社会距离量表》和《自尊量表》与GNAT测验进行2(组别:一致性社会比较组/控制组)X2(前后测:前测/后测)X4(任务:“市民-积极”/“市民-消极”/“农民工-积极”/“农民工-消极”)的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对农民工的评价低于对市民的评价,城镇与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外显刻板印象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内隐刻板印象的D值存在显著差异,城镇被试D值显著大于农村被试。(2)对一致性社会比较启动有效性的检验题目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组得分显著小于控制组。有关社会距离:前测社会距离得分显著小于后测,实验组得分显著大于控制组,前后测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实验组前后测有显著差异,控制组前后测无显著差异。(3)外显刻板印象的研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后,得出前后测与组别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均不显著,调节效应的模型显著。(4)内隐刻板印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一,前测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前测实验组D值显著大于控制组。研究二,前后测主效应显著,前测显著小于后测;任务主效应显著,“农民工-消极”显著大于“农民工-积极”;前后测与任务的交互效应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前测“市民-消极”显著小于后测,前测“农民工-积极”显著小于后测,前测“农民工-消极”显著大于“农民工-积极”且后测无差异。研究结论:(1)大学生对农民工普遍存在外显与内隐刻板印象;在外显层面生源地无显著差异;内隐层面生源地存在显著差异,城镇被试比农村被试对农民工的内隐刻板印象更大。(2)一致性社会比较启动有效,缩短了实验组大学生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3)一致性社会比较没有影响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外显刻板印象,但此过程受到自尊的调节。(4)一致性社会比较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内隐刻板印象,此过程没有受到自尊的调节,也没有受到社会距离变化的中介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程刚;王智;张大均;;大学生性别情绪刻板印象的内隐和外显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6期

2 徐岚;谢雯婷;徐超;;社会比较方向对消费者创造性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9期

3 邢朝国;陆亮;;交往的力量——北京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社会距离[J];人口与经济;2015年04期

4 余秋梅;张锋;;个人理论对刻板印象相关行为信息注意加工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6期

5 高承海;党宝宝;万明钢;;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刻板印象之比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赵潞;;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郑健;刘力;;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内容与结构[J];青年研究;2012年04期

8 庞小佳;张大均;王鑫强;王金良;;刻板印象干预策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9 徐惊蛰;谢晓非;;解释水平视角下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J];心理学报;2011年01期

10 安桂花;张海钟;;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燕平;蒋艳菊;;聋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比较倾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晓阁;社会比较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亲密关系满意度间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黄湖媚;榜样信息对语言—性别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自尊的调节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3 吕晓敏;社会比较情境下内隐自尊变化的性别差异:恋爱关系中上行、下行比较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艳青;大学生肥胖污名的干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译尹;初中生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干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薇;社会支配倾向与阶层刻板印象对社会距离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卞宁;观点采择对大学生的老年人刻板印象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洋;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刻板印象:特征及其形成路径[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欢;社会距离对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俞雯佳;大学生的老人刻板印象和反刻板印象干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2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792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