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20:42
【摘要】:随着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网络学习社区也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并在现代化学习的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笔者以网络学习社区中的隐性知识转移作为研究重点,提取出了社区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检验得出影响因素与其转移效果的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对隐性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后续的相关研究,以及为网络学习社区未来的发展、教师借助网络学习社区组织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首先,从三个方面综述了相关文献。笔者对本研究的网络学习社区、隐性知识转移做了概念界定;然后从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分别是:对网络学习社区、隐性知识转移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知识转移、隐性知识转移及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三个层面对可能存在的对其有影响的相关因素做了总结与梳理,同时对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相关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确定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强弱联结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并对其与本研究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其次,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分析了本研究的研究环境和调查对象,提出本研究中的隐性知识转移流程;二是在对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后,结合本研究中隐性知识转移的流程,总结出本研究的研究变量和研究内容;三是初步制定了影响因素调查量表和转移效果调查量表,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初步修改了该量表;四是基于初步确定的调查量表,进行前期调查并收集样本数据。然后,构建了理论模型。依据前期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0.0做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本研究的影响因素调查量表、转移效果调查量表和本研究的研究变量;对得到的研究变量作出了定义,并由此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结合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群体动力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接下来,对构建的模型做验证及修正。基于确定的调查量表进行后期调查,运用AMOS21.0对收集的数据做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本研究的调查量表;运用AMOS21.0做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分析,对本研究中构建的理论模型做了检验及修正;依据检验的结果,对本研究得到的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在对本研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建议;对本研究中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与反思,并据此对未来的相关研究作出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34
【图文】:

网络学习社区,相关文献


图 2-1 网络学习社区相关文献年度分布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使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学习者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网络学习社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国内外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从研究的时间及内容来看,当对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大都是对其功能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方面。由此可以发现,网络学习社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基本一致,但是国外相对早于国内研究。因此,截止当前,相较于国内的研究,国外对网络学习社区有着更为完善的研究。笔者简要阅读了相关文献的摘要和内容,将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学习社区的相关研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学习社区的内涵参考马克·亨德里克森(Mark Hendrickson)的调查,网络社区的起源于 19世纪 70 年代的 BBS,而互联网起源于 1985 年布兰德(Brand)等创建的寰球电

雷达图,隐性知识,雷达图,应用信息技术


识内隐性 1.00 5.00 3.621 1.074 1.153 3移媒介 1.00 5.00 3.705 1.102 1.213 3移意愿 1.00 5.00 3.709 .863 .744 3收意愿 1.00 5.00 3.740 1.006 1.012 3达效果 1.00 5.00 3.722 1.015 1.031 3收效果 1.00 5.00 3.763 .984 .968 3.3 隐性知识转移分析本研究中的研究环境下涉及的知识点共有十个,分别为应用信息技术优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下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以上知识点均具有其内涵难以描述的特点。笔者 108 份培训前后测评数据,通过对两次测评结果的统计与对比分析, 89%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本次学习中达到了隐性知识在彼此间的转移,结果如雷达图 5-1 所示。

标准化系数,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


图 5-3 标准化系数的结构方程模型从表 5-8 可知,本研究中理论模型的拟合指标 2/df 为 1.510,小于 3 以下标准, TLI、IFI、CFI 都达到 0.9 以上的标准,AGFI 也达到 0.8 的标准,结果可以接受,RMSEA 是 0.037,小于 0.08。由此可见,以上拟合指标符合一般的研究的标准,但其中 GFI、AGFI、NFI 三个指标值未达到 0.9 的一般研究标准。因此,该理论模型的拟合度不理想。表 5-8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汇总拟合指标 2/df RMSEA GFI AGFI NFI IFI TLI CFI判断标准 <3 <0.08 >0.9 >0.9 >0.9 >0.9 >0.9 >0.9模型结果 1.510 0.037 0.896 0.875 0.898 0.963 0.957 0.962结论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表 5-9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汇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昌平;周知;;网络社区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年23期

2 刘春艳;王伟;;国内外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4年08期

3 贺红星;汤慧t ;;论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8期

4 胡勇;李宇峰;;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及其相关研究概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5 王海英;刁永锋;;虚拟学习社区中自主性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09期

6 王向楠;张立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J];企业经济;2012年03期

7 陈伟;杨佳宁;康鑫;;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研究——基于信息论视角[J];情报杂志;2011年12期

8 黄微;尹爽;徐瑶;桓明姣;;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22期

9 何军;于梅英;陈雅鑫;;虚拟学习社区发展述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6期

10 毛道伟;何静;;基于SECI模型的大学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超;廖剑;周竹荣;张小真;;网上虚拟学习社区模型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同帅;基于联通主义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孙天舒;旅游虚拟社区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杨清萍;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宓宁宁;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的社会存在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晓蓉;企业师徒制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李建华;网络学习中的隐性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丁容;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8 尚建新;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交互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泽平;高等学校隐性知识管理:聚焦于教师的隐性知识转移[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陈金菊;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其有效转移的IT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4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804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1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