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清末河南义务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10:10
  义务教育自清末被引进国内,传教士的传播和清朝官员们的出使考察,使清末时人关于义务教育的认识得到提升。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将义务教育制度推行全国,从最初壬寅学制对日本义务教育制度的简单模仿,到癸卯学制考虑实际情况制定章程,清末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渐渐起步。清末中国义务教育作为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初级形态,与当时世界各国施行的义务教育还有差距,与当今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更不能相提并论,作为中原大省的河南,其义务教育发展脚步在紧跟中央的同时,也开辟出了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不断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探究清末时期的河南在发展义务教育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和制约因素,有利于鉴古知今,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清末河南义务教育新学制的指导下,经历了萌芽期和发展期两个阶段。为了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河南省积极采取了许多可行性方法,如设立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指导督促义务教育制度的施行,划定学区、建立视学制度监督管理义务教育实施,同时在初等小学堂的教育经费筹集、教员资格查验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尽力筹谋,这些举措推动了清末河南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清末河南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在全...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三)二十一世纪以来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清末中国义务教育的产生
    一、清末中国义务教育的内容
    二、清末中国义务教育的产生条件
        (一)外部环境的刺激
        (二)国人思想的转变
    三、清末中国义务教育相关制度变革
    四、清末中国义务教育的实质
第二章 清末河南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一、清末河南义务教育的产生
    二、清末河南义务教育的分期
        (一)清末河南义务教育萌芽时期(1904年——1905年)
        (二)清末河南义务教育发展时期(1905年——1911年)
    三、清末河南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
        (一)提学使司和学务公所
        (二)劝学所
        (三)教育会
        (四)教育官练习所
    四、清末河南义务教育相关制度
        (一)视学制度的实施
        (二)私塾改良办法的施行
    五、清末河南初等小学堂的兴办
        (一)课程设置
        (二)教科书的使用
        (三)学生来源和考核方式
        (四)毕业去向
第三章 清末河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
    (一)官款拨给
    (二)书院、私塾改建和庙产兴学
    (三)个人捐款兴学
    (四)学生学费收入
第四章 清末河南义务教育的师资
    一、清末河南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培养
    二、清末河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员检定与优待
第五章 清末河南义务教育发展的成绩及不足
    一、清末河南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的成绩
    二、清末河南义务教育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初等小学堂城乡发展不平衡
        (二)一些教员、管理员素质低下影响义务教育质量
        (三)经费不足制约初等小学堂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评清末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J]. 王建军.  课程.教材.教法. 1998(06)
[2]清末河南教育状况探究[J]. 程凯,赵国权.  史学月刊. 1995(06)

硕士论文
[1]近现代河南私塾改良研究[D]. 屈凤锐.浙江师范大学 2013
[2]清末十年河南新式小学堂研究(1901-1911)[D]. 王利果.河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37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937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