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4-11 19:21
本文关键词: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质的飞跃,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在教育上加大投入力度,教育在社会上得到普及,人们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的教育方式仍有缺陷。当代中国教育,在以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理性为特点的时代精神下,它一方面在高度发展,创造出重要的成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在“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及“和人自身疏离”的状态之下。教育变革急需进行,而教育的变革首先在于文化的变革。纵观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子的许多思想可以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帮助。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尽是宝藏。老子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哲学思考方式,坚定的批判精神.鲜明的自然主义旗帜,就连后现代主义也感到自叹不如。老子不仅是在说古,也是在论今。老子的思想已经成为进行社会再构建的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 老子不仅是哲学家,也是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充满着教育智慧。老子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及个性发展规律为教育价值取向,以“无为”作为教育的基本特点,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研究老子的教育思想,挖掘出适合现代教育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为当代教育者提供一些可行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并且希望通过对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能对当代教育所出现的种种弊端.如“科学主义”、“道德危机”、“教育异化”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找到新的源头活水。 本文由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老子及其核心思想概述》第三章《老子的教育思想》、第四章《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第五章《老子教育思想的批判和警示》和《结论》六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从老子思想研究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当今研究现状,并明确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思路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老子本人及其著作《道德经》,并概括性的分析了老子的核心思想。第三章系统的研究了老子的教育思想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为师之道等基本思想。第四章系统研究了老子以“道”为核心,以“自然”、“无为”为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并以此体系为线索,揭示了老子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第五章则是结合当代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老子教育思想的不足之处,提出要批判性地吸收老子的思想,并根据老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借鉴作用,总结出适合当代教育的一套管理和教学模式。《结论》论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道 自然 无为 教育思想 意义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23.1;G40-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2.1 对老子教育思想内容的研究11
- 1.2.2 对老子教育原则思想的研究11
- 1.2.3 对老子教育方法思想的研究11-12
- 1.2.4 对老子为师之道思想的研究12
- 1.2.5 老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2
- 1.2.6 老子教育思想的批判和警示12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2-14
- 1.3.1 老子及其核心思想概述12-13
- 1.3.2 老子的教育思想13
- 1.3.3 老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13-14
- 1.3.4 老子教育思想的批判和警示14
- 1.4 本课题所要取得的成果14
- 1.5 采用的研究方法14-15
- 1.5.1 查阅文献法14-15
- 1.5.2 案例分析法15
- 1.6 技术路线15-16
- 第2章 老子及其核心思想概述16-21
- 2.1 老子其人16
- 2.2 老子其书16
- 2.3 老子对文明社会的批判16-17
- 2.4 老子思想的历史根基17
- 2.5 "道"背后的历史传统17-18
- 2.6 老子"道"的含义18-19
- 2.7 老子思想与中国文化19-20
- 2.8 老子思想的发展20
- 2.9 本章小结20-21
- 第3章 老子的教育思想21-34
- 3.1 老子的教育思想21-23
- 3.1.1 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21
- 3.1.2 "四我"、"三弃"、"三绝"、"三宝"的教育内容21-23
- 3.2 老子的教育原则23-28
- 3.2.1 行不言之教23-25
- 3.2.2 以不救救人25
- 3.2.3 无用之用25-26
- 3.2.4 得意忘言26
- 3.2.5 正言若反26-27
- 3.2.6 谋于未发和图难于易27-28
- 3.3 老子的教育方法28-31
- 3.3.1 道法自然28
- 3.3.2 勤而行之、因人而异28-29
- 3.3.3 反者道之动29
- 3.3.4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29
- 3.3.5 益损互用29-30
- 3.3.6 师生互信30
- 3.3.7 知行合一30
- 3.3.8 因类施教、因人而异30-31
- 3.4 老子的为师之道思想31-33
- 3.4.1 惟道是从31-32
- 3.4.2 无私为人32
- 3.4.3 一视同仁32
- 3.4.4 修身明道32-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34-48
- 4.1 老子的"无为"思想34-40
- 4.1.1 "无为"的内涵34-35
- 4.1.2 "无为"思想所蕴含的教育内涵35
- 4.1.3 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特点35-36
- 4.1.4 "无为"而治作为教育教学的特点36
- 4.1.5 "无为"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取向36-37
- 4.1.6 "无为"所蕴含的教育理念37-40
- 4.2 "无为"教育应遵循的基本点40-42
- 4.2.1 "无为"是潜移默化的"为"40-41
- 4.2.2 现代教育应该遵循的两个基本点41-42
- 4.3 老子"无为"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42-43
- 4.3.1 树立和谐的教育价值观42
- 4.3.2 教学活动应遵循自然发展规律42-43
- 4.3.3 道德教育要基于人的本性基础43
- 4.4 "老子"其它思想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43-44
- 4.5 老子思想在高校的具体运用44-47
- 4.5.1 老子思想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44-45
- 4.5.2 老子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具体运用45-47
- 4.6 本章小结47-48
- 第5章 老子教育思想的批判和警示48-52
- 5.1 以"道"为思想的不足和警示48-50
- 5.2 以"水"为教的缺陷和"不言而教"的警示50
- 5.3 "绝圣去智"的不足和"为道日损"的警示50-51
- 5.4 本章小结51-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56-57
- 致谢5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志刚;;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研究运用中应注意的要求[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2 董秋香;;道中有教——浅析老子教育思想[J];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1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秋玲;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现代大学理念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旭;老子的语文教育思想[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康宁;不言之教—老子对教育的解构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9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