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促进高中生自我概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7 04:5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运用团体辅导的模式对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作用。运用了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高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海拉尔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的15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了解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基本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为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在原有前测的基础上,随机抽取1个班为干预组,共49人。根据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团体辅导,通过前后测对比及材料分析,检测团体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干预效果。综合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重点学校高中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在总体上是积极的。2、总体来说除自我概念、道德伦理自我及家庭自我外,男生均高于女生;自我满意、生理自我存在显著差异。3、文理科学生的自我概念在心理自我和自我行动上存在显著差异,除自我批评外,前者皆低于后者。4、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概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除社会自我、自我批评外,前者皆高于后者。5、团体辅导对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有显著效果。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 国内外自我概念相关研究的现状
1.1 关于自我概念的阐释
1.2 关于自我概念相关的研究
2. 自我概念与团体心理干预的相关研究
2.1 自我概念与团体辅导的相关研究
2.2 以提升自我概念为目标的团体辅导模式研究
3. 小结与评价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
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和思路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
1.3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图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工具
4. 施测过程
5. 数据处理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具体实施方法
3.4 统计方法
3.5 结果分析
研究二 团体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干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实施干预过程
2.1 团体辅导活动流程
2.2 团体辅导后的阶段
2.3 团体辅导方案
3. 结果分析
3.1 量表评估结果分析
3.2 访谈与辅导效果分析
4. 小结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
1. 以自我概念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对高中生的影响
2. 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3. 研究存在的局限及展望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我的团体干预研究[J]. 闫志英.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2]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 王芳.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01)
[3]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概述[J]. 李水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11)
[4]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 安容瑾.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
[5]杜郎口中学学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J]. 杜秀芳,房玉佩,唐程燕. 当代教育科学. 2008(06)
[6]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及其发展走向[J]. 贾谊峰,李素娟,李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7]医学专科贫困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蓝琼丽,赵世英,黄艳珍,韦自露. 中国校医. 2008(01)
[8]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 赵必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9]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 杨雄,黄希庭. 心理科学. 1999(06)
[10]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 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硕士论文
[1]自我认识团体辅导对留守初中生自尊发展的影响研究[D]. 吴娟娟.西南大学 2008
[2]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D]. 孙淑晶.聊城大学 2008
[3]重点高中新生学校适应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D]. 耿宁.山西大学 2008
[4]高中毕业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兴趣、自我概念、重要他人职业价值观相关研究[D]. 张永忠.江西师范大学 2006
[5]团体心理辅导对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 孙志华.山西医科大学 2005
[6]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 姚信.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02449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 国内外自我概念相关研究的现状
1.1 关于自我概念的阐释
1.2 关于自我概念相关的研究
2. 自我概念与团体心理干预的相关研究
2.1 自我概念与团体辅导的相关研究
2.2 以提升自我概念为目标的团体辅导模式研究
3. 小结与评价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
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和思路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
1.3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图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工具
4. 施测过程
5. 数据处理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具体实施方法
3.4 统计方法
3.5 结果分析
研究二 团体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干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实施干预过程
2.1 团体辅导活动流程
2.2 团体辅导后的阶段
2.3 团体辅导方案
3. 结果分析
3.1 量表评估结果分析
3.2 访谈与辅导效果分析
4. 小结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
1. 以自我概念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对高中生的影响
2. 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3. 研究存在的局限及展望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我的团体干预研究[J]. 闫志英.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2]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 王芳.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01)
[3]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概述[J]. 李水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11)
[4]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 安容瑾.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
[5]杜郎口中学学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J]. 杜秀芳,房玉佩,唐程燕. 当代教育科学. 2008(06)
[6]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及其发展走向[J]. 贾谊峰,李素娟,李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7]医学专科贫困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蓝琼丽,赵世英,黄艳珍,韦自露. 中国校医. 2008(01)
[8]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 赵必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9]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 杨雄,黄希庭. 心理科学. 1999(06)
[10]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 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硕士论文
[1]自我认识团体辅导对留守初中生自尊发展的影响研究[D]. 吴娟娟.西南大学 2008
[2]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D]. 孙淑晶.聊城大学 2008
[3]重点高中新生学校适应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D]. 耿宁.山西大学 2008
[4]高中毕业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兴趣、自我概念、重要他人职业价值观相关研究[D]. 张永忠.江西师范大学 2006
[5]团体心理辅导对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 孙志华.山西医科大学 2005
[6]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 姚信.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02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00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