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风环境设计研究——以宜昌市联合中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7 05:55
  目前对于中小学教育建筑交往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设计方法的探讨,对于交往空间的风环境的研究较少涉及。本文以宜昌市联合中小学建筑设计方案为例,通过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位置、不同围护形式的交往空间的通风情况进行模拟,探讨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风环境的设计,为今后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文章来源】:城市建筑. 2019,16(3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风环境设计研究——以宜昌市联合中小学为例


宜昌市联合中小学基地总平面图

中小学,宜昌,设计方案


本次模拟中的模拟对象为宜昌市联合中小学及其周边的300 m范围内的构筑物,为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对模型进行了处理。联合中小学南侧的山体以退台的形式表示,每层退台的高差为5 m,树木对于风环境的影响用山体表面的粗糙度高度表示,取值为3 m。联合中小学内的建筑及周边的建筑均用体块表示,连廊用架空板表示,对柱与扶手进行省略,模拟对象如图3所示。图3 宜昌市联合中小学模拟模型

中小学,宜昌,模拟模型,交往空间


图2 宜昌市联合中小学规划设计方案比选为了探讨交往空间的围合形式与位置对其风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将交往空间的围合程度和位置作为控制变量,设置不同的参照组。交往空间的围合程度设置3个不同参数,模型编号A至C:全开敞,即交往空间除与相邻房间共用的围护墙外,其余围护墙体全部取消;半开敞,即交往空间除与相邻房间共用的围护墙外,其余围护墙体在1~3 m高度处取消;正常开敞,即按照宜昌市联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开窗,3种参数设置的模型如图4所示。交往空间的位置根据联合中小学教学楼的实际情况,设置为5类,位置分别从教学楼东侧至西侧布置,模型编号从1至5。不同围合程度与位置相结合,得到3组,每组5个模型,一共15个互为参照的交往空间研究模型,用于对比分析不同交往空间的风环境(见表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校普通教学空间设计研究[J]. 周崐,李曙婷,李志民,李玉泉.  建筑学报. 2009(S1)
[2]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J]. 李曙婷,李志民,周昆,张婧.  建筑学报. 2008(08)
[3]建筑物附近气流特征及湍流扩散的模拟试验[J]. 王卫国,徐敏,蒋维楣.  空气动力学学报. 1999(01)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城市小学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林余铭.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02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002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3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