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因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 ——以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4 20:5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面向新课改和教学实践需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不仅仅应从教育技术实践角度分析如何实施,更应从教育技术哲学层面阐释其本质。本文调查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现状后,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理论的分析范式为主线,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系统地进行了归纳。基于以上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四各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归纳和总结了四因说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本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调查了常德市部分中学的信息化数学教学模式应用现状之后,分析该区当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持。第三章:本章从“四因说”理论视角,对狸米教学模式、好学区翻转课堂下的基于微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面向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的诸要素进行分析,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作为“目的因”,研究实践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人作为“动力因”,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作为“质料因”,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和实施过程作为“形式因”,接着阐述了四因辩证统一的关系对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第四章:基于以上...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研究思路图??10??
图1-1信息化教学模式??
图2-1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支持情况图??数学课上100%的数学教师都会利用PPT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扳交流解决数??学问题、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讲授、总结,甚至教育信息技术更发达的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几何画板展示函数图像的繁杂、搜集网络上的信息资和数据为学生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亚里士多德“四因说”解读慕课的本质内涵[J]. 杨阳. 中国成人教育. 2016(09)
[2]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 祝智庭,孙妍妍.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3]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 郑云翔,谢虎.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8)
[4]教学研究的系统观:基于“四因说”的教学研究分析[J]. 王良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5]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对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再认识[J]. 刘斌. 现代教育技术. 2013(03)
[6]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对比研究[J]. 程丽,王寅龙,王聪丽,王希武. 价值工程. 2013(03)
[7]信息化教学案例的研制原则与方法[J]. 刘世清,朱莎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5)
[8]视觉文化“四因说”对教育资源开发者的启示[J]. 姜淑慧,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2011(06)
[9]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J]. 马宁,余胜泉. 远程教育杂志. 2010(01)
[10]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 张伟平,杨世伟. 电化教育研究. 2010(01)
硕士论文
[1]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 杨锦.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D]. 张文婷.西北大学 2009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 姚巧红.西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1892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研究思路图??10??
图1-1信息化教学模式??
图2-1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支持情况图??数学课上100%的数学教师都会利用PPT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扳交流解决数??学问题、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讲授、总结,甚至教育信息技术更发达的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几何画板展示函数图像的繁杂、搜集网络上的信息资和数据为学生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亚里士多德“四因说”解读慕课的本质内涵[J]. 杨阳. 中国成人教育. 2016(09)
[2]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 祝智庭,孙妍妍.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3]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 郑云翔,谢虎.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8)
[4]教学研究的系统观:基于“四因说”的教学研究分析[J]. 王良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5]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对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再认识[J]. 刘斌. 现代教育技术. 2013(03)
[6]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对比研究[J]. 程丽,王寅龙,王聪丽,王希武. 价值工程. 2013(03)
[7]信息化教学案例的研制原则与方法[J]. 刘世清,朱莎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5)
[8]视觉文化“四因说”对教育资源开发者的启示[J]. 姜淑慧,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2011(06)
[9]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J]. 马宁,余胜泉. 远程教育杂志. 2010(01)
[10]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 张伟平,杨世伟. 电化教育研究. 2010(01)
硕士论文
[1]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 杨锦.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D]. 张文婷.西北大学 2009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 姚巧红.西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18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01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