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1 03:56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医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状况,探寻其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18名医学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评状况偶尔紧张占61.0%,偶尔焦虑占55.5%,偶尔困扰占60.0%,经常充满自信占49.5%。相关分析显示,不同状况实习医学生与心理健康自评均呈正相关(r均大于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户籍、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家庭状况是影响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状况总体上较为良好,实习医学生需要提高自己调节情绪的能力,所在医院应该对实习医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实习医学生要进行一定沟通交流以及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娱乐活动。
【文章来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定量研究工具。
(三)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一)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
(二)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单因素分析。
1.不同状况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相关性分析。
2.不同状况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三)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多因素分析。
三、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郑爱明,郑方婧.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5(11)
[2]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范方仕,文莉莉,刘志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4(09)
[3]肛门直肠检查对医学生心理影响及干预效果的探讨[J]. 陈晓勤,吴丽萍,许杰州,蔡跃豪,陈俊衡,邬倩云,张译心.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03)
[4]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 王永,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1)
[5]某高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休学的情况分析[J]. 王容,贺刚,江新,王磊. 职业与健康. 2012(14)
[6]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沈晓梅. 中国青年研究. 2012(01)
[7]某医科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唐军栋,李秀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6)
[8]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 张海霞,张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2)
[9]试论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 张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06)
[10]高等院校必须全面开展学生健康教育[J]. 许新东. 中国学校卫生. 1992(01)
硕士论文
[1]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熊英环.延边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75815
【文章来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定量研究工具。
(三)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一)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
(二)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单因素分析。
1.不同状况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相关性分析。
2.不同状况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三)实习医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多因素分析。
三、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郑爱明,郑方婧.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5(11)
[2]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范方仕,文莉莉,刘志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4(09)
[3]肛门直肠检查对医学生心理影响及干预效果的探讨[J]. 陈晓勤,吴丽萍,许杰州,蔡跃豪,陈俊衡,邬倩云,张译心.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03)
[4]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 王永,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1)
[5]某高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休学的情况分析[J]. 王容,贺刚,江新,王磊. 职业与健康. 2012(14)
[6]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沈晓梅. 中国青年研究. 2012(01)
[7]某医科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唐军栋,李秀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6)
[8]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 张海霞,张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2)
[9]试论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 张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06)
[10]高等院校必须全面开展学生健康教育[J]. 许新东. 中国学校卫生. 1992(01)
硕士论文
[1]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熊英环.延边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75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07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