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现状与反思:国内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04-03 00:01
  教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功能作用关乎我国"素质教育"时代的迈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对教师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专业化这一名词逐渐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从期刊发文量、发文作者与机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四个维度,可视化地勾勒了国内教师专业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9,6(90)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现状与反思:国内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


期刊发文量分布

论文,作者,教师专业化,核心


通过对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利于我们发现该研究领域的核心贡献者。如图1所示,其中发表相关论文在4篇以上的作者有秦丹、郭绍清以及孙众,深入研究发现,以上所有作者均是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同时,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以上几位核心领头者之外,其他人员对教师专业化的贡献度也十分大,占比高达80%[3]。2.研究机构分布。

类目,教师


由图3可知,目前国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方面,篇数高达100篇,其数量超过了其他三类研究文献数量的总和,尤其是实证类的研究甚少。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方面国内研究较多,但大多数都是基于TPACK的框架体系。如吴秀圆、施枫等基于TPACK概念框架,引入“在设计中学习”这一新方法以促进教师对技术知识的学习。岳群智、王爱华学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了某大学参与MOOC的三位教师,构建教师TPACK发展的心理动力模型,提出促进教师TAPCK发展的建议[6]。在模型构建和发展路径方面,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云服务、AI等背景下的发展策略,如李淼浩、曾维义等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研究,探索规律,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汪茹学者依托云服务环境下的教师发展信息平台,以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例,探讨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7]。宋灵青、许林两位学者结合“AI”的特征,阐述了“AI”对教师的影响,从立德树人、重塑教师角色、变革教学方式等八个方面阐释了AI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本文编号:3116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116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2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