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6:13
本文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正确的应对方式不仅是工作、社交、生活所必需的,也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个体的应对方式与个体的性别、年龄、人格、生活经历、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有关。本研究的特点是以农村中学生为对象,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应对方式与性别、年级、家庭情况(家庭经济、父母文化程度)、生活事件、自我意识、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农村中学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可行的建议与措施,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市辖乡抽取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采用家庭情况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问卷、自我意识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3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以a=0.05作为检验水平。 结果 1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在求助、合理化因子方面存在性别差异(P0.05),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2农村中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与解决问题因子、求助因子呈正相关(P0.05),与自责因子呈负相关(P0.05)。 3农村中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P0.05),与自责因子、退避因子呈负相关(P0.05)。母亲文化程度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P0.05),与自责因子呈负相关(P0.05)。 4农村中学生生活事件的惩罚和健康适应因子存在性别差异(P0.05),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惩罚因子与解决问题(P0.05)、求助因子(P0.05)呈负相关;与自责(P0.05)、幻想(P0.05)、退避(P0.05)、合理化(P0.05)呈正相关。 5农村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P0.05),而与自责、退避因子呈负相关(P0.05) 6农村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因子方面存在性别差异(P0.05)。自我意识与积极的应付方式(解决问题、求助)成显著正相关(P0.05);与消极的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 7农村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F1(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Ml(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P0.05),与自责、幻想、退避呈负相关(P0.05)。 结论 1农村中学生面对应激事件时,趋向于使用的应对方式排序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 2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文化程度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强、自我意识水平高、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较多的个体农村中学生趋向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积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应对方式 生沽事件 自我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对象和方法13-15
- 结果15-26
- 讨论26-32
- 建议与措施32-33
- 结论33-34
- 附图34-38
- 参考文献38-42
- 应对、应对方式研究进展42-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9
- 致谢59-60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6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多林;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