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家校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本文关键词:“365家校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最终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达到教育的最大合力。特别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迫切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家长和教师都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成长状况,据此相互沟通,信息互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教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状况”、“家长和教师常常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对学生的成长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信息技术手段为解决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弊端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式、方法以及更便捷、节约、高效的时空元素。大致自2001年开始,“家校通”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脱颖而出,正是上述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近几年家校通的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新问题,集中体现在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家校通的评价不高,甚至出现了种种不满。整体而论,“家校通”在家校合作方面仍处于实现家校合作的初级阶段——家校沟通。 本研究来源于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教育信息测评管理系统》中的子课题,在期间深入研究国内外家校合作理论,对国内家校通发展现状做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国内“家校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基于此,笔者依据家校合作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设计了适合实际应用的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尽可能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家校合作模式应用范例——“365家校通”模式。 本系统以“365家校通”模式为指导,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在进行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平台的功能模块,并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案对平台予以技术实现。为了保证用户对系统平台的有效访问,系统的运行模式选用了当前较先进的三层B/S体系结构运行模式,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可共享性,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本研究设计和开发的“365家校通”系统打破了以往“以技术为先导”的设计思路,而是以家校合作理论为先导,设计和开发系统平台,重在教育意义。把家校通平台的设计和开发建立在更高层次的家校合作上。
【关键词】:家校通 家校合作 365家校通模式 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59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0
- 图表目录10-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家校通"背景研究11-19
- 1.1.1 "家校通"兴起缘由11-13
- 1.1.2 "家校通"发展现状13-19
- 1.2 本论文的研究问题19-21
- 1.2.1 重新审视家校通19-20
- 1.2.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20-21
- 1.2.3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21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21-23
- 第2章 "365家校通"模式23-36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23-26
- 2.1.1 国外家校合作模式23-24
- 2.1.2 国内家校合作模式24-26
- 2.2 "365家校通"模式26-36
- 2.2.1 家校合作27-28
- 2.2.2 "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28-30
- 2.2.3 "365家校通"模式30-32
- 2.2.4 "365家校通"系统32-34
- 2.2.5 "365家校通"活动类型34-36
- 第3章 365家校通系统的分析与设计36-52
- 3.1 需求分析36-38
- 3.1.1 系统可行性36
- 3.1.2 系统功能需求36-38
- 3.1.3 系统性能需求38
- 3.2 系统结构的设计38-48
- 3.2.1 系统设计原则38-39
- 3.2.2 系统的B/S三层体系结构39-40
- 3.2.3 系统家校活动的模型设计40-41
- 3.2.4 系统功能结构的设计41-48
- 3.3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设计48-52
- 3.3.1 登陆、注册模块48
- 3.3.2 孩子成长报告模块48-50
- 3.3.3 家长调查分析模块50-51
- 3.3.4 家长教师反馈信息模块51-52
- 第4章 365家校通系统的技术实现52-66
- 4.1 系统实现的开发环境和主要技术52-54
- 4.1.1 系统实现的开发环境52
- 4.1.2 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52-54
- 4.2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的实现54-66
- 4.2.1 系统登录模块的实现54
- 4.2.2 家长子模块的实现54-63
- 4.2.3 教师子模块的实现63-65
- 4.2.4 专家子模块的实现65-66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f ;;家校合作:一种特殊的交往[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2 杨荣明;;农村家校合作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7期
3 陈峥,王建梁;家校合作的纽带——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5期
4 冯婉仪;台湾协和学校家校合作掠影[J];基础教育参考;2003年Z1期
5 冯凝;;家校合作育人的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2009年03期
6 汤小丹;;小学家校合作问题初探[J];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年10期
7 尹立新;;家校合作教育问题剖析[J];辽宁教育;2010年03期
8 申瑞芝;家校合作 培养合格人才[J];北京教育;2002年06期
9 蒋秋娟;科学教育的新天地——“家校合作”[J];科学课;2003年03期
10 陈利平;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的家校合作[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雷;丁乃红;张胜军;王永金;张勇;张超;;高压润梗装备设计与开发[A];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烟草工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金星;;计算机称重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第二届全国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闫滨;闫胜利;苏芳莉;;中小型土坝CAD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4 韩素梅;;机械制图课程组合体CAI辅教课件的设计与开发[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吴红玲;王幼平;徐国香;蒋少军;;毛麻花Ou纱的设计与开发[A];第30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安雪梅;杨天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7 杨代才;王海军;龚贤创;;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实时资料共享平台设计与开发[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8 王争艳;潘元庆;皇甫光宇;葛利玲;;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9 魏新利;尹树桂;李慧;;大功率LED灯新型散热结构的设计与开发[A];《节能照明控制与LED技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赵伟刚;魏海军;;鹿场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二○○三年全国鹿业发展信息交流会材料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松荷 何菁;家校合作 用心呵护[N];镇江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淼;家校合作模式将全市推广[N];青岛日报;2010年
3 山城区第七中学 张全利;家校合作: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N];鹤壁日报;2011年
4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金刚;家校合作:让学生学会健体[N];中国体育报;2011年
5 通讯员 秦梅;实施家校合作计划 邀请家长管理学校[N];东莞日报;2011年
6 杨沫 张欢;我省6名大学生摘取“全国软件大赛”奖牌[N];太原日报;2010年
7 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杨晓丹;用沟通打开家校合作之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记者 王定翔 通讯员 王正帅 刘建兴;市十二中:创新家校合作平台 完善家校教育网络[N];平顶山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邵滢;家校合作成就和谐教育[N];开封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金璐;我市启动中小学家校合作行动年活动[N];金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陈鹃;权力的迁移[D];河北大学;2012年
3 黄景碧;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支持系统(DDEDSS)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祥龙;300mm硅片超精密磨床设计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冰;移动情景感知服务的商业模式与设计科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蔡梓瑜;澳门家校合作发展路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8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钦;面向模型的组合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耀;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培芝;“高职学院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江锋;西昌学院HRMIS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慈源;嵌入式高频通信中继机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韩敏迪;质量技术监督检测资源服务平台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娜;“365家校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严孝平;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旭辉;吉利汽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姜明月;吉林航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侯小峰;A3000多功能电子词典设计与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刘鑫;生产制造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365家校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