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乡村教师“老龄化”的现状与分析——以河南省乡村中学X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4 01:1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逐渐得到关注。以"老龄化"相对严重的河南省乡村中学X校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该问题的解决具有推动乡村教育良性发展的必要性和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教育发展的可能性。运用PPP模式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教育运转的新形式,构建高效可持续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群体的吸引力和教学能力,推动其队伍"年轻化"。
【文章来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35(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近五年X校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重
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新路径,形成于公共管理领域出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后的融合政府与社会资本优势解决公共服务资金和管理问题的过程(如图3)。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是在乡村教育投资上政府一家独大的背景下形成的,缺乏社会资本的参与和竞争,年轻教师内生动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年轻人的流失,故将PPP模式运用到乡村教育供给领域有一定的必要性,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政府主导、学校支持的教师培训。通过政府主导的教师群体再教育,提高包括“老龄”教师在内的全部乡村教师工作能力,将培训周期与教学任务相协调,逐步推进,分批进行,在最大限度保障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培训。在乡村学校引进多媒体课堂,将现代科技与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相调适,提高乡村教师的互联网授课能力。学校支持以教学经验分享会为主的交流形式,鼓励“老龄”教师积极帮带年轻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同时倡导“老龄”教师向年轻教师虚心学习新知识,做到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糅合,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促成共同进步。
河南省乡村中学X校始建于1958年,紧靠国道,交通相对便利,2018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成为基本均衡学校。自2015年以来,该校40岁以上教师数量在全校教师总数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如图1),其中2019年该比值最为突出,高达65%。2019年该校共有教师91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年轻教师仅有9位,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0%,而40岁以上的教师有60位,约占教师总数的65%(如图2)。该校教师“老龄化”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年龄偏大教师群体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已落后于当前教育需要。由于其本身学历不高,对一些问题的把握存在学科视野上的局限性,教学创新能力匮乏,难以满足义务教育良性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一校任教多年的“老龄”教师,极易形成一种排外的、服务自我的小团体,这种非正式关系会压抑公平竞争,以“无形之手”操纵学校的晋级评先,在其维护自身地位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异己”,限制年轻教师发展,弱化乡村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吸引力,进而延缓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更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方法的归纳,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操作的感悟,都有独到的见解;在学生的培养方面,能够更精准地把握他们面临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帮助与辅导;在帮助提升年轻教师的工作实务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经验可以提供参考,能做好“引路人”这个角色;在教学与考试指导方面,对学科知识点的应用与考察更加熟练,甚至对试卷的出题偏好也有一定的了解,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乡村教育的发展水平。
本文编号:3382247
【文章来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35(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近五年X校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重
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新路径,形成于公共管理领域出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后的融合政府与社会资本优势解决公共服务资金和管理问题的过程(如图3)。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是在乡村教育投资上政府一家独大的背景下形成的,缺乏社会资本的参与和竞争,年轻教师内生动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年轻人的流失,故将PPP模式运用到乡村教育供给领域有一定的必要性,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政府主导、学校支持的教师培训。通过政府主导的教师群体再教育,提高包括“老龄”教师在内的全部乡村教师工作能力,将培训周期与教学任务相协调,逐步推进,分批进行,在最大限度保障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培训。在乡村学校引进多媒体课堂,将现代科技与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相调适,提高乡村教师的互联网授课能力。学校支持以教学经验分享会为主的交流形式,鼓励“老龄”教师积极帮带年轻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同时倡导“老龄”教师向年轻教师虚心学习新知识,做到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糅合,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促成共同进步。
河南省乡村中学X校始建于1958年,紧靠国道,交通相对便利,2018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成为基本均衡学校。自2015年以来,该校40岁以上教师数量在全校教师总数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如图1),其中2019年该比值最为突出,高达65%。2019年该校共有教师91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年轻教师仅有9位,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0%,而40岁以上的教师有60位,约占教师总数的65%(如图2)。该校教师“老龄化”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年龄偏大教师群体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已落后于当前教育需要。由于其本身学历不高,对一些问题的把握存在学科视野上的局限性,教学创新能力匮乏,难以满足义务教育良性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一校任教多年的“老龄”教师,极易形成一种排外的、服务自我的小团体,这种非正式关系会压抑公平竞争,以“无形之手”操纵学校的晋级评先,在其维护自身地位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异己”,限制年轻教师发展,弱化乡村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吸引力,进而延缓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更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方法的归纳,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操作的感悟,都有独到的见解;在学生的培养方面,能够更精准地把握他们面临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帮助与辅导;在帮助提升年轻教师的工作实务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经验可以提供参考,能做好“引路人”这个角色;在教学与考试指导方面,对学科知识点的应用与考察更加熟练,甚至对试卷的出题偏好也有一定的了解,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乡村教育的发展水平。
本文编号:3382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8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