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中三维形象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10 10:22
本文关键词:教育游戏中三维形象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目前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三维游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并且正逐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三维娱乐游戏已经成为现代青少年生活中一种显著的文化现象和重要的娱乐方式。三维游戏如此的吸引青少年,如果将其与教育领域相结合,那么将会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对计算机游戏开始了兴利除弊的举措。但是在三维游戏的形象设计中,不管是理论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还不能跟上三维游戏发展的步伐,三维教育游戏领域形象的设计就更滞后了。 从本质上说,教育游戏中的三维形象设计和一般娱乐游戏的三维形象设计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娱乐性的三维游戏过分注重游戏本身的刺激性和竞争性,忽视了三维形象本身对游戏者的影响,如果长期关注充满暴力感的形体,对于生理和心理还处在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极为不利的。本研究正是基于此种初衷,希望能从形象方面设计出能够让儿童和青少年喜爱的,并且能给予他们和谐和美感的三维形象,使他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多一些温馨、柔和,少一些浮躁、戾气。 教育游戏在三维设计方面一直比较匮乏,研究的较少,但是如果想与娱乐性三维游戏相抗衡,将青少年从沉溺的网络游戏中吸引过来,则应该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在最能先引起游戏者注意的形象设计方面。 本研究所要表达并且贯穿始终的理念就是要三维形象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满教育理念的支持,而并不只是制作技术在起作用。通过对国内外三维形象的特点和艺术手段的对比分析来探讨教育游戏三维形象设计过程中的理论和技术,力求对三维教育游戏形象设计的技术和艺术特色重新定位。目前教育游戏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更多的侧重于游戏内容的设计上,往往使得游戏视觉效果与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融合,有脱节的嫌疑,不利于学习者沉浸其中,而是处于游离的状态,不能达到学与玩相融的境界。本研究在三维形象设计之初就让艺术与教育相结合,突出形象对学习者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吸引学习者进入学习氛围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技术方面,本研究从性格、建模、材质、动作等方面做了分析比较研究,以求使三维制作者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制作技术和方法。尤其是三维形象的动作设计中,本研究采用了利用动作库直接赋予形象以相应的动画,并在其基础上再加修缮,更改相应的数据,就能使模型更加符合需要,这样可以成倍地缩短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对于形象身上的柔软服饰采用自建网格的方法来模拟,使形象的服饰更加飘逸、自然。在最后用两个三维形象设计的例子阐述了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相应的技巧,以期有益于教育游戏三维形象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教育游戏 形象设计 三维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10-14
- 1.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1.2 研究的现状11-14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
- 1.2.1 研究的目的14
- 1.2.2 研究的意义14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4-16
- 1.3.1 研究的内容14-15
- 1.3.2 研究的方法15-16
- 第二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16-28
- 2.1 基本概念16-21
- 2.1.1 教育游戏的定义16-17
- 2.1.2 教育游戏的本质17-18
- 2.1.3 教育游戏的特点18-19
- 2.1.4 教育游戏的分类19-21
- 2.1.5 教育游戏的情感世界和行为系统21
- 2.2 理论基础21-28
- 2.2.1 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21-24
- 2.2.2 形象设计的理论基础24-28
- 第三章 教育游戏中三维形象的设计方法28-47
- 3.1 性格设计28-32
- 3.1.1 影响性格特点的要素29-30
- 3.1.2 表现性格的各种要素30-31
- 3.1.3 性格设计的注意事项31-32
- 3.2 建模设计32-37
- 3.2.1 多边形( Editable Polygon)建模32-33
- 3.2.2 曲面(NURBS)建模33-35
- 3.2.3 细分曲面(Subdiv Surfaces)建模35
- 3.2.4 层次模型35
- 3.2.5 国内设计与国外设计比较35-37
- 3.3 材质设计37-40
- 3.3.1 材质的产生方式37
- 3.3.2 材质的类型37-39
- 3.3.3 材质的综合分层设计39-40
- 3.4 动画设计40-43
- 3.4.1 动作设计40-42
- 3.4.2 表情设计42-43
- 3.4.3 国内和国外动作设计比较43
- 3.5 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创新43-47
- 3.5.1 巧用MeshSmooth 工具调整模型的柔和度43-44
- 3.5.2 自建网格模型模拟柔软的服饰44-47
- 第四章 教育游戏中三维形象设计案例47-54
- 4.1 《拯救灰姑娘》的设计思维47-48
- 4.2 《拯救灰姑娘》的三维形象设计实践48-54
- 4.2.1 摩尔王子48-52
- 4.2.2 女魔法师52-54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4-56
- 5.1 结论54
- 5.2 展望54-56
- 注释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灿群;葛列众;;格式塔原理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6年01期
2 李英;郭菲;周华杰;;运用教育游戏网站进行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软件导刊;2006年20期
3 汤跃明;张玲;;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03期
4 董虫草;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汤凯青;三维游戏动画角色设计的研究和探索[D];同济大学;2007年
2 段文慧;发型设计及效果展示算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施磊;真实感三维头像的设计[D];河海大学;2007年
4 王颖;三维教学游戏的研究与技术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志勇;图像与动画设计[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渊;电子游戏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与促进[D];吉林大学;2006年
7 曹宁;计算机三维人物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张黎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张,
本文编号:354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5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