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智慧的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20:01

  本文关键词:教育智慧的形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近年来,教育智慧成为了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教育智慧的研究正逐步趋向深入和细化,但在如何理解和形成教育智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专业发展中过分强调“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性;认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的是“教学智慧”、“实践智慧”,而不是“抽象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无用的;同时学术界对教育智慧的涵义界定未达成一致,一定程度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 在对已有教育智慧界定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实践理性,以教育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关系为基点,以教育理论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具体情境三者为主线来考察,将教育智慧界定为教育实践理性,即在教育理论所提供的“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基础上,教师结合实际教育情境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对“应如何”和“应当怎么做”的观念掌握和解答。它由教育理论智慧、教育价值智慧、教育实践智慧三要素构成,三者和谐统一。具有实践性、价值型、知识性特点。 教育理论为教育智慧形成提供前提性的认识基础,它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概念、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教师必先对教育理论性质的差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正确认识,形成合理期待,再根据教学实际和价值取向,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智慧形成的现实材料。它是从事教育专业活动主体的教师,在充分掌握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自我教育观念和能力的本质力量,通过合理的教育活动,“对象化”为预期的教育效果的过程,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品性。教师在教育智慧的形成中要警惕过分倚重经验的教育惯习,摆脱我行故我在”的经验式教学,善于将教育理论和自己的内在经验进行对照,不断修正、充实、合理建构自己的教育经验。教育反思是教育智慧形成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及他人和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教育教学观念及教学实践活动为对象,运用多种反思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自身教育智慧水平的行为。其中写教学反思案例和教学日记、分析他人的典型案例、自觉的理论学习和观察是教师进行有效反思的一般方法。把握具体的教育情境是教育智慧形成的基本方法。教育情境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和特殊性这特征使它不从属于某种概括性的基本规则,它要求教师能在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时作出良好的判断和决定,需要打破对教育常规的过分依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情境知识,方能凝练为教育智慧。
【关键词】:教育智慧 实践理性 教育理论 经验反思 教育情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0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论7-12
  • (一) 问题的提出7-10
  • (二) 研究现状10-11
  • (三) 研究方法11-12
  • 一、教育智慧的含义及要素12-18
  • (一) 教育智慧的含义12-16
  • (二) 教育智慧的要素16-18
  • 二、教育理论是教育智慧形成的基础前提18-24
  • (一) 教育理论的性质18-19
  • (二) 教育理论的价值19-20
  • (三) 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20-24
  • 三、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智慧形成的现实材料24-29
  • (一) 教育实践经验及其特性24-26
  • (二) 教育实践经验中的困惑26-28
  • (三) 教育实践经验的合理建构28-29
  • 四、教育反思是教育智慧形成的重要途径29-37
  • (一) 反思与教育反思29-30
  • (二) 教育反思的案例分析30-34
  • (三) 教育反思的一般方法34-37
  • 五、把握教育情境是教育智慧形成的基本方法37-44
  • (一) 教育情境及其特性37
  • (二) 教师把握教育情境的案例分析37-41
  • (二) 把握教育情境的一般方法41-44
  • 结语44-45
  • 主要参考文献45-49
  • 后记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罗玉欢;综合融通,即瞬喷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智慧的形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57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