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论研究过程与方法——兼谈对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本文关键词: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论研究过程与方法——兼谈对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技术价值论是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本文借鉴技术哲学、价值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比较系统地将其落实到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中来,取得以下几点重要认识:在看待教育中技术的价值问题上,要在汲取上游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超越技术中性论;在分析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过程上,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指导,在主客体实践关系中认识教育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在理解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上,要动态地看待教育、技术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坚持这样几点,才能使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真正走向光明之路。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实践哲学 教育技术哲学 过程与方法 哲学研究 技术中性论 价值问题 价值过程 主客体相互作用 价值哲学
【基金】: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理论体系架构”(项目编号:DCA080137)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在教育技术学科面临的所有问题中,其基本理论不够完善或者屡受指责恐怕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教育技术带有鲜明的实践取向,加之当前的教育改革对教育技术的旺盛需求,以致绝大多数的教育技术学者皆在一种亢奋的情绪中日理万机于具体的事务,较少有精力顾及到自身的基本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И.纳尔斯基 ,刘伸;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2 H.鲍姆加特纳,李黎;西德哲学三十年(1945—1975)[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3 胡义成;;简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4 李克武;实践的哲学和哲学的实践——兼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5 崔之元;陈泽环;郑继兵;;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质[J];学习与探索;1982年06期
6 胡义成;;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2年01期
7 余源培 ,蒋文宣;列宁是怎样论述和实践哲学的党性原则的?——学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心得[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8 胡义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述评[J];宁夏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9 御民;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的反映论的攻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10 杨恩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美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2 樊志辉;;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导论[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楠明;;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践哲学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意义[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旭东;;教育技术哲学研究论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书琛;;价值哲学与唯物史观[A];中日价值哲学新探论文集[C];2004年
6 樊志辉;;马克思哲学的诠释视域及其误区[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文阁;;马克思的实践观(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南;;实践、艺术与自由——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再理解[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南;;实践哲学视野中的历史规律问题(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长福;;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楠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0年
2 陈泽环;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定位[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胡传胜;实践哲学家伯林[N];文学报;2002年
4 侯才;“商讨理论”视野中的伦理[N];学习时报;2002年
5 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王琦;《求是学刊》:办出品位和特色的期刊精品[N];光明日报;2003年
6 王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哲学家的理解[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郭大为;德国康德哲学研究的近况[N];光明日报;2004年
8 王南n\;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9 张友谊;以创新的精神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林晖;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N];文汇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立群;实践哲学人类学论纲[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耿彦君;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李楠明;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视域[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8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徐积平;实用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王玉平;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检视[D];南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娟;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重塑[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郑广永;实践哲学底蕴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李道申;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生与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春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文化哲学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李金齐;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实质[D];苏州大学;2002年
8 姚何煜;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探究[D];安徽大学;2002年
9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亚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论研究过程与方法——兼谈对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0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