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绩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31 14:00
本文关键词: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绩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因此,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大力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延安市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也逐步加强,但在教学资源配置、课程开设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没能在促进延安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显著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发挥应有效果。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查现实状况、深入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为此,本研究从实地调查入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问教师、学校领导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反映出延安市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情况不理想,信息技术课程在师资、教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还不完善,教学资源配备不合理、使用不充分,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较弱。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借鉴绩效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将影响延安市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归纳整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技能和信息方面的原因、教学环境方面的原因、激励机制方面的原因和工作动机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通过更新办学理念、开展多样化培训、设计合理的工作帮助等措施,提升教师的知识、信息与技能;通过提高师生参与意识、规划投资重点、扩大资源共享等方式优化教学环境;通过树立典型、规范评价体系、完善奖罚机制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通过开展赛教、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来激发师生的教学动机。
【关键词】:延安市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 调查与分析 绩效技术 解决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34;G633.6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0
- 第一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述10-19
- 一、研究背景10-11
- 1、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10
- 2、提高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实需求10
- 3、绩效技术应用新领域10-11
- 二、文献综述及现状分析11-14
- 1、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概况11-13
- 2、我国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研究概况13-14
- 3、绩效分析研究概况14
- 三、问题提出14-15
- 四、研究概述15-17
- 1、研究对象15-16
- 2、研究目标16
- 3、研究意义16-17
- 五、研究方法17-19
- 1、绩效技术研究方法17-18
- 2、问卷调查法18
- 3、访谈法18
- 4、文献调研法18
- 5、观察与实地研究法18-19
- 第二章 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绩效分析19-35
- 一、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19-20
- 1、学生目标19-20
- 2、教师目标20
- 二、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20-28
-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情况20-22
-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情况22-24
- 3、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配备、使用情况24-26
-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现状26-28
- 三、影响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原因剖析28-35
- 1、知识、技能和信息方面的原因28-32
- 2、教学环境方面的原因32-33
- 3、激励机制方面的原因33-34
- 4、工作动机方面的原因34-35
- 第三章 提升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绩效的对策35-41
- 一、提升知识、信息与技能的对策35-37
- 1、更新办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35
- 2、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教师能力35-36
- 3、设计合理、人性化的工作帮助,提高工作效率36-37
- 二、优化教学环境的对策37-38
- 1、提高师生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37
- 2、加大投资力度,合理规划投资结构,进一步完善硬件教学环境37-38
- 3、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共享力度38
- 三、制订、落实激励机制的对策38-40
- 1、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做好工作记录38-39
- 2、规范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体系39
- 3、树立典型带动机制39-40
- 4、建立必要的奖罚体制,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给予适当的奖励40
- 四、激发动机的对策40-41
- 1、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赛教活动,为教师展示教育教学成果提供舞台40
- 2、丰富学生信息技术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0-41
- 第四章 对策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41-43
- 一、针对不同需要实施合理的培训计划,避免一概而论41-42
- 二、改革过程中实时反馈,及时提出改善措施42
- 三、积极发挥“意见领袖”和“典型示范”的作用42
- 四、项目管理和行政管理“双管齐下”,保证改革高效进行42-43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43-45
- 一、研究结论与分析43-44
- 1、研究结论43-44
- 2、本研究的创新点44
-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44
- 二、后续研究及工作展望44-45
- 注释45-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一:信息技术教师卷48-50
- 附录二:学科教师卷50-52
- 后记52-53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莉;;内蒙古地区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呼伦贝尔市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0期
2 王晓莉;;内蒙古地区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绩效分析——以呼伦贝尔市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延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绩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0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