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动机缺失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动机缺失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410名初中生成就动机和学校适应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其他年级;(2)初中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二年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较高;(3)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相关。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初中生 动机缺失 成就动机 学校适应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湘教通[2008]06)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概念的界定(一)动机与成就动机动机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现象。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1]。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昭红;沈德立;;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状况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2 樊洁;当前中学生成就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张会平;李虹;;大学生动机缺失状况的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S1期
4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5 陈俊,张积家;中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6 刘万伦;中小学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发展特点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建兰;汉族、壮族和毛南族初中生成就动机及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崔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龙涛;;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3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黄卫明;桑青松;;策略型学习者的情感策略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任向东;;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姚洪章;;农村生源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7 曲强;从图式理论谈阅读教学的优化[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杨鹏;黄宁夏;;Goldwave软件应用与英语自主学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周争艳;;韩剧情感诉求与观众心理接受浅析——以《蓝色生死恋》为样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邰蕾蕾;;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压力分析与压力管理浅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速;;华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路由喻放;;Flash网络广告中的设计心理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郭坚明;杨波;;广州市城区成年居民经常性负性情绪调查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平延勋;;高职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苏丹;赵宏_";;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心理因素及其分析[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满铭;;三一理论与作文评改[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8 潘婷;;目标化思维的两个尺度[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敏;魏华;;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与英语教学[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朱丽芬;李辉;方晓义;;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状况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儒芳;当代情绪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医七情理论与实践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卢海丹;小学生听觉时长处理机制及其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俊林;愤怒情志特质与神经递质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璐;乒乓球运动员决策过程认知加工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孙宝宏;规则变式三种习得和应用方式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帆;三维立体画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鹏欢;大连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胡信奎;道路交通标志中对称结构效应的工效学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怀胜;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李志,丁贻劭;女生大学生活适应性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4 梁宝勇;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5 张大均,冯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6 张大均;江琦;;《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7 李虹;商磊;聂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8 刘洪翔;民办高校学生厌学情绪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03年06期
9 肖志玲;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差异研究[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兴贵,郑雪,邢强;湛江城乡青少年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的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玮;三—五年级蒙古族小学儿童自尊、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格茸拉姆;贫困民族地区学生学校适应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余益兵;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气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红伟;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初中阶段学习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干预[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飞飞;周一樨;;初中生的成就动机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6期
2 杨静;;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傅成仕;戴铮铮;李小红;;农村初中生成就动机与班级环境的相关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3期
4 孙蕴韬;顾红;;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对成就动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5 杨美荣;王婧艳;高志华;李建明;;初中生成就动机和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6 梁丽萍,韩向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的测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7 卢婵;成就动机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张久祥;;两个游戏,测出你的成就动机[J];祝你幸福(知心);2011年07期
9 赵亚夫,李建红;对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状况的初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01期
10 张淑华,,唐学平;关于儿童成就动机状况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邱海龙;戴秀江;;初中生性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雯;颜克段;;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欧阳超;;浅谈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生德育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唐丽红;;谈谈我对初中生早恋的一些探讨[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薇;超六成初中生参加补课[N];解放日报;2007年
2 汪文汉;初中生为何惨死在车轮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新华社记者 华卫列;一位初中生的困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上高中学 陈清英;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N];宜春日报;2008年
5 记者 龙超凡;千名初中生无学籍事件得到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湖北省南漳县政协 李传友;2104名初中生为何辍学了[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邹永宁;10.5万初中生明日中考[N];长江日报;2007年
8 ;刘宝敬:从初中生到高级技师[N];工人日报;2000年
9 睢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艺华;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N];学知报;2010年
10 记者 顾晓红;初中生体质优秀者仅1%[N];联合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雅;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成绩的影响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杜红;经理人员成就动机的结构、评价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家碧;台湾省苗栗县初中生休闲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玉珍;城乡苗族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长春;初中生羞怯及其与自尊、友谊质量、成就动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春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晓平;初二学生物理学习中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静;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魏翠翠;教师期望对初中生学业成就、创造力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淑芹;初中课堂管理中的失范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范玉宝;关于高师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晔;初中生道德学习的特点及德育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友鸣;初中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调查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动机缺失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3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