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思想探析
本文关键词: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本文从多元文化主义视角审视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研究,梳理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多学科艺术教育的学术谱系,将有利于现代艺术教育的重构和发展,也标志着当代世界艺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与形成。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当今,多元文化教育逐渐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世界民族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20世纪80年代,“多元化艺术教育思想”理念在美国中小学流行,并促使美国艺术教育活动实践迈上新台阶。正是这一思想的发展丰富了艺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恩铭;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J];国际观察;2005年04期
2 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年05期
3 吕庆广;20世纪90年代美国多元文化论争述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聿峨;刘虎;;拉美裔移民与美国国家特性危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张强;谈高校艺术设计教学[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于晓;刘琨明;于琦;;靠近艺术还是靠近机械——格罗庇乌斯的思想转变[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麦清,郝琦;试论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06期
5 关大我,孙宁;网络课程设计的美学问题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7期
6 刘志红;;论艺术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元东;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丽红;文化多元、政治一体[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立新;现代美国犹太政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海军;现代设计的日常生活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喜;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与美术课程标准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君;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刘剑眉;5~6岁儿童绘画创作中的艺术思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采红;5~6岁城乡儿童绘画特点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薛芳;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福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蓝玉;跨文化护理在护理教育中的调查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婧;多元艺术背景下的写实油画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程雅茹;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年02期
2 阿思根;西方族性与多元文化主义原理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军;陈君;;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李行;;浅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3 武海娟;;多元文化的兴起与课程的改革[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4 皮武;;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及其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5 许文艳;窦琴;;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6 贺绍栋;;以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探析教科书中的空无课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丹丹;;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8 谢治菊;;乡土教育:概念辨析、学理基础与价值取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滕星;孔丽娜;;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多元文化教育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09期
10 靳淑梅;李锦;;多元文化课程理念、目标及实施途径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施雨丹;;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教育回应[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永红;;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白亮;;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滕志妍;;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德胜;王采薇;戴世良;;大学生对于同志的态度量表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李丽洁;;天津市义务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效义;以色列:四类学校体现多元文化教育[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余海波;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徐扬;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寻求多民族共存[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张媛芬;多元文化视角的澳门土生葡人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郑新蓉;清醒认识今天的教师角色与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丁刚;发展中文教育 弘扬华夏文化[N];人民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丁刚;发展中文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 陈卫和;“蒲公英行动” 持续进行的意义[N];美术报;2006年
9 静泓 贺春兰;“我们是志同道合的合作者”[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海路;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5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黎义明;澳门回归初期特区政府修改教育制度之管理路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7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克军;战后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田景红;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昌江;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6 臧琰琰;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田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聂燕;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校长角色与学校文化建设[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9 易晓琳;中美少数族群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牟欣欣;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3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