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中小学生欺负者归因特点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5:21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生欺负者归因特点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以归因理论为依据,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欺负者归因量表对3-9年级学生施测,以考察中小学生欺负者归因的基本特点。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较多地从IUC上知觉欺负者的欺负行为,较少从ESU上知觉该行为;(2)在ISC、ISU、IUC、EUC、EUU这五个原因上存在性别差异;(3)除ESU外的七项原因的知觉上存在组别差异;(4)对八项原因的知觉上均存在显著性年级差异;(5)独生子女因素对欺负者归因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中小学生 欺负者 归因
【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08JZ062)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欺负((bull如ng))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在澳大利亚、英国、芬兰、德国、挪威、美国等国家已达到巧%一25%〔’了。我国中小学生中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欺负问题,近1巧的被调查儿童卷人欺负授欺负问题中[2]。国内只有张文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朱祖林;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效度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于坤章,宋泽;信任、TAM与网络购买行为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4 纪林芹,张文新,Kevin Jones,Nannette Smith;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5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6 郑希付;宫火良;;《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7 沃建中;孙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8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9 陈启山;;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统计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10 彭连刚;刘咏梅;;基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量表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景劲松;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龚志周;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谢小云;人力资源测评效标模型:效度概化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5年

6 颜士梅;并购式内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吴东晓;创业社会胜任力结构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张炜;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知识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建荣;个人及组织因素对企业培训效果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工读生冲突责任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刘富良;大学生欺负行为及其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富洪;6-8岁儿童的同伴关系及社会技能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韦耀阳;不同交往水平的中小学生交往归因特点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宫秀丽;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欺负的认识与态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魏晓娟;欺负卷入儿童的自我概念及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8 姜立利;初中生师生关系与其人格、交往归因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梅;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勇鹏;青少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短信息[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8期

2 张艳;;中小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教育[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年08期

3 ;资讯[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4 王文湛,李泽鹏,王源林,白继忠,皮俊林;美国对中小学生的测试评估[J];中小学管理;1997年12期

5 ;94上海中小学青春期性教育研讨会简讯[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1期

6 吴全华;谢亚萍;;学生读经无需理解吗?[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06期

7 严伟琼;;浅析中小学生不健康心理行为的诱因及其对策[J];南方论刊;2011年S1期

8 魏永娟;孔屏;;“三位一体”的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体系[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4期

9 刘春志;;西方国家中小学学生计算机态度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10 陈峗;;浅谈中小学生耐挫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宋保忠;蔡小明;杨珏玲;周方;;中小学生家长期望水平的个体化指向[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梁峰;;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刘娜;;陕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缪国俊;;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让他们茁壮成长[A];云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戴斌荣;;踏平坎坷成大道—谈中小学生挫折心理教育[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中小学心理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中小学心理教育实验研究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林德生;张刘勇;金晓霜;赵惠瑛;曾文然;;辽宁满族1134例中小学生手生理参数研究[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王俊山;卢家楣;柯慧;;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及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鲁红伟;;“中小学生自杀及低龄化”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圣国;关注中小学生睡眠[N];常德日报;2005年

2 王石川;中小学生为何深信“老实人吃亏”[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韦屈;合肥中小学生暑期锻炼难[N];人民日报;2005年

4 记者 丁常英;3000中小学生参加创新实践[N];石家庄日报;2005年

5 记者 张如良;椒江构建中小学生德育体系[N];台州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党淑琴;奇葩嫣红 硕果压枝[N];延边日报;2005年

7 记者 喻蕾;中小学生18日开始放暑假[N];鞍山日报 ;2005年

8 记者 曹克 刘国润;我市为10万多中小学生送保险[N];郑州日报;2005年

9 章迪思;中小学生究竟怎么读名著?[N];解放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蒋素珍;中小学生跳蚤市场是喜还是忧[N];大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运;视觉注意条件下数字加工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丽琴;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锦彬;畲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昕;南昌市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万艳;中小学生互联网使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陈林英;中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易文慧;中小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爱芹;中小学生学校恐惧情绪调节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邹长青;衡山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倪婕;中小学生的认知偏差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军翎;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贾存忠;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生欺负者归因特点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32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