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目的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生活目的量表(PIL)和SCL-90对11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生活目的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比较不同生活目的与意义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大学生PIL总分为(105.74±15.33)分,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农村、城市大学生的PIL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PIL得分的大学生在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IL得分越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越低,提示大学生的生活目的和意义感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大学生PIL得分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r=-0.510,P0.01),与SCL-90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300~-0.560,P0.01),其中与抑郁因子的相关程度最高(r=-0.560)。结论大学生生活目的与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应重视大学生生活目的与意义感的引导与培养。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 目的 精神卫生 学生
【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立项项目(编号:07SJY004)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目前,来自各方面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压力使大学生心理失衡,自杀及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各种精神问题日益增多。Crumbaugh[1]于1968年编制了生活目的量表(Purpose in LifeTest,PIL),以便对个体的生命意义感进行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3期
2 贾林祥;石春;;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3 周守珍;;弗兰克尔意义疗法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兰;;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2 朱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苏昊;;在学习中发现生命的意义——论意义治疗理论的应用[J];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4 朱佳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和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2年04期
5 甘霖;赖月月;;公共灾害事件对初中生生命意识造成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梅萍;;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7 刘建荣;陈延斌;;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韩劢;;悖论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与评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陈圆;谭学艳;吴海龙;章吕静;沈永东;;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分析——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赵祥丽;贾林祥;;探析儒家思想中的生命意义[J];华章;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进才;张华萍;林章华;覃向红;;应用《旅行笔记》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意义治疗的初步研究[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德明;造物的和谐[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蓓;中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问卷的修订及区域性高中生常模的建立[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顺艺;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小静;硕士研究生生命价值观问卷的编制及现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亚杰;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王继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内隐特性及干预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涛;昆明地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研究与生命教育[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崔翠翠;大学生个体生命的道德关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郝娟;弗兰克尔意义治疗学之“意义”探索[D];吉林大学;2009年
9 温乾利;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探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袁雪;大学生存在空虚与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3 顾红亮;;人格认同危机与自由人格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炎;马来祥;;北京市小学生游戏任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8期
2 姜银兴;马学伶;;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问题研究[J];中国校医;2010年04期
3 沈亚军;谈中学计算机教学论课程的构建[J];云梦学刊;1999年04期
4 林一达,林爱华;谈器乐考级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J];南平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5 任晖;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关亚军,王国滨,王忠波;哈工大“中华冰雪网”网站介绍及实施的意义[J];冰雪运动;2002年03期
7 王汉华;“人文精神”解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张静;焦彤;;论刘辰翁的评点目的[J];中州学刊;2006年05期
9 牛玉瑛;;浅析撰修家谱目的[J];沧桑;2008年01期
10 左海清;;军事委婉语语用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紫青;谢斌;严俊;薛海波;卞茜;;精神卫生[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2 李朝林;汤小辉;余善法;任军;李霜;陈丽;林铮;史晓垎;;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卫华;栗克清;杜波;孙秀丽;严保平;;2002-2010年河北省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韩标;刘静;李英丽;杨甫德;;国内主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互联网服务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杨芳;;孕产妇精神卫生问题调查[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6 时美芳;朱美红;顾旭东;杨叶珠;曹小英;;康复护理干预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A];2008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术年会暨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7 梁淑凤;;精神卫生学科的历史使命——在全国第四次学术年会上的建议[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郑萍;;60例脑瘫儿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健康教育[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李奎;窦祖林;;日常生活活动分析评估表在中风患者评估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10 王志英;;精神卫生咨询门诊[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孟歌 王永群;精神卫生建设不容小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记者 高原;研究发现:父亲酗酒会“传染”给孩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乌云斯琴;全面部署首都精神卫生发展战略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娇萍 本报通讯员 宋尹;精神卫生事业遭遇发展“瓶颈”[N];工人日报;2004年
5 记者 黄政邋通讯员 李勇波;泰国精神卫生专家访问我市[N];桂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宋泽锦 通讯员 刘永红;精神卫生危机不可小视[N];湘声报;2010年
7 记者 谢靓;民革北京市委呼吁健全精神卫生防控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记者 魏峗 贾岩;精神卫生建设借鉴“上海经验”[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李宗木;走进精神卫生新世纪[N];安庆日报;2008年
10 王群欢 吴玉莲;市残联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N];湘潭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坤;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经济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桂亚胜;故意犯罪的主观构造及其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于文轩;生物安全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于健君;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经济学分析及危险因子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志平;长沙、西安、无锡三城市居民精神健康素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王乔树;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戴庆康;权利秩序的伦理正当性[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德兰;课程视阈下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生态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唐柱;正常人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三维运动学和表面肌电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严丽;不同的翻译 不同的效果[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宝华;天津市安康医院医疗服务营销战略[D];天津大学;2005年
5 罗辉;译者主体性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李琰;论未决羁押的目的及司法审查[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杨巍;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D];武汉大学;2005年
8 徐博强;绑架罪认定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林志中;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法律边界[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晖;论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3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