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S教育: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
本文关键词:HPS教育: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视角理解科学是HPS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HPS教育追求科学的人文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对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科学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HPS教育倡导融入HPS的教育内容和建构与对话的教学模式,对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HPS教育 科学教育 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内容 教学模式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HPS教育成为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HPS教育是“科学史(History of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教育的简称,HPS教育坚持真正地、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教育价值取向,提倡从科学史、科学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致远;;在大学教学中引入HPS教育的设想——基于素质教育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科学发展观展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兼论“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汪沛;;论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和谐服务”理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王丽云;;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周德海;;论价值和价值观念的基本类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刘瑞平;马文革;叶兵;;高校在科技文化发展普及中的作用和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程民治;论“科学美也是难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姚文兵;论大学美育和专业人格美的塑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孙晓峰;安徽省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与思路创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马广先;知识境界升华的人文精神[J];安阳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10 张想竹,吴明书;现代农药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吴红;杜严勇;;科学史与历史学:对话及其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燕京晶;刘仲林;;驯服“莽兽”:“两种文化”的融合对科技发展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刘树君;;凡勃伦进化的科学观探悉[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董驹翔;;科学的人文化[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薛丁辉;;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兼论二者融合的路径构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李琦;;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浅议[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陈其荣;;唯科学主义:基本特征、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马天俊;;哲学导论的描述使命[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俞惊鸿;;以科技博客为平台,推进宝山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的建设[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范南;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芮夕捷;信息处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羽;态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海燕;现代生物技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D];苏州大学;2010年
5 葛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文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田;城市交通理念绿色转向研究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轶;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环境及其建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晶;;HPS(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9期
2 刘兵;科学史教学面面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2期
3 夏劲;科学技术史教学的功能与方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致远;;在大学教学中引入HPS教育的设想——基于素质教育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5期
2 王慧君;王桂秀;;HPS教育及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03期
3 刘德华;西方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J];教育探索;2003年10期
4 刘丹阳;;试论科技进步与教育价值取向[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23期
5 尤书才;韩金满;;片面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6 张晶;;西方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四段演变历程[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7 梁英豪;;美国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情况和问题[J];化学教育;1993年04期
8 熊士荣;康雪君;;科学、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彭筱青;;国学教育在高师院校中的教育价值及实施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1期
10 刘克文;;对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价值缺失的反思[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勇强;;略论中西古代教育内容之差异——比较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刘永艳;;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刍论[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杨宝山;;欧美国家开展科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马智亮;陆化普;;应该重视土木工程文化历史的教育[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锡莲;;选择美术教育内容“五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6 韦钰;;科学教育和综合国力——架构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桥梁[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姜琨;张晋芳;申玉;;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的主体认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林长春;杜红;;境外科学教育中HPS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初步分析——以《Science & Education》期刊为例[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任钟印;;中西最早教育文献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10 李锡莲;;选择美术教育内容“五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鹏祥 记者 井洋;丰富教育内容 扩大教育成果[N];黑龙江日报;2006年
2 上海总队一支队 张国华;安排教育应注意搞好结合[N];人民武警;2006年
3 韩李建;“变”中出效益[N];人民武警;2007年
4 鲁祥军 王爱群 记者 祝俊业;深圳市支队求真务实抓好“四个基本”建设[N];人民武警;2005年
5 江首建;加强思想教育 确保本色不变[N];中国国防报;2007年
6 东北师范大学 李忠军;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几个统筹[N];光明日报;2010年
7 李朝阳 特约通讯员 贺斌;丰富教育内容 创新教育形式 拓宽教育渠道[N];中国国防报;2006年
8 周晶炯邋薛冰坚 本报记者 徐叶青;一切着眼实际效果[N];解放军报;2007年
9 苏岩 王飞;辽宁总队二支队变概略瞄准为精确对焦[N];人民武警;2007年
10 兵团指挥部 关昕旺;在搞好结合中提高教育质量[N];人民武警;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国;教化与超越: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湘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庄学敏;投资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马望星;当代军校大学生荣辱观及其教育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文礼;20世纪美国中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侯瑞;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正庚;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蔡其勇;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徐征;在摇摆中寻求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琳琳;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际华;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海鸥;高一地理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及其教育方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亚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侯彩霞;山西省初中生价值观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现状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5 杨子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颖盾;论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育智;论社会教育内容[D];山西大学;2012年
8 赵陆燕;从文理分合透视普通高中教育价值取向[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红;多元教育价值观背景下初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刘维;国际科学教育中HPS教育的文献计量学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HPS教育: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6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