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论生活德育的理论依据

发布时间:2017-06-23 04:00

  本文关键词:论生活德育的理论依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活德育是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个体引导和教育,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养成习惯,并最终达到美而善的生活。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模式,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其实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
【关键词】生活 道德 生活德育 依据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现行德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但是它的弊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而日益暴露,如陈旧的德育方法、脱离生活的道德实践、政治化的德育目标、呆板的德育评价等,因此人们对现行德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新的德育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善卿;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董元篪;;关于创新教育的工作实践及发展思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5 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赵昌武;人生光辉的楷模教坛璀璨的明星——魏书生教育思想初探[J];滨州师专学报;1994年S1期

7 李文富;从新世纪教育对教师的挑战看教师发展方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8 彭寿清;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李兆群;试论教师形象审美自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王新忠,王铁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郝锦花;新旧之间[D];山西大学;2004年

9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娜;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马会梅;宁夏回族小学生品行偏差问题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旭如;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分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陈昌铎;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文正东;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教育的现存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慧敏;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7 王建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红云;论中小学学校特色的创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冰;当代教育伦理的价值取向及其保障体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毕晓棠;论腐败的根源及其治理机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小学德育;2010年08期

2 李钰;;透视韩剧中的生活德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年05期

3 刘超良;;生活:“血性”德育的意涵——论罗弨重的生活德育观[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丁飞标;郑国民;;构建“生活德育”新体系的思考和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1年19期

5 刘铁芳;面向生活 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8期

6 周小李;;论生活德育理念及其现实困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王玮;;论美学精神与生活德育的契合[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张忠华;耿云云;;实践性:生活德育的本质特征与根本途径[J];教育导刊;2009年08期

9 张忠华;李明睿;;生活德育:我们研究了什么[J];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04期

10 宋艳;回归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伯兴;;试述生活德育的特性[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苗雨润;;师德修养与传统美德[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3 马祥林;;诚信道德教育探析[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项政;项敏;;创造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结合的认识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胡英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机制是和谐育人的最佳范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6 胡英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机制是和谐育人的最佳范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7 顾明远;;教育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王旭飞;高岩;;维护心灵健康,构建绿色校园[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晓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一次心理健康调查之浅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顾春;;陆九渊教育哲学之方法论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t,

本文编号:473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73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1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