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05:0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以西北大学的7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梁宝勇、卢国华编制的坚韧人格量表(HS)、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Ed 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ICS)量表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修订的主观幸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测评了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了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包括: 1、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主观幸福感以及社会支持的获得情况总体上均呈中等水平。 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坚韧性人格和社会支持有一定的影响: (1)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生源地、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在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消极情感在是否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和年级上差异显著。 (2)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总分在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差异显著。 (3)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和年级上差异显著。 3、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坚韧性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4、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5、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6、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直接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 坚韧性人格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引言9-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11-33
  • 2.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1-15
  • 2.1.1 主观幸福感的的概念、结构及特点11-12
  • 2.1.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12-14
  • 2.1.3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14-15
  • 2.2 关于坚韧性人格的研究15-23
  • 2.2.1 坚韧性人格的概念15-16
  • 2.2.2 坚韧性人格的结构16-18
  • 2.2.3 坚韧性人格的测量18-20
  • 2.2.4 坚韧性人格的研究进展20-23
  • 2.3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23-26
  • 2.3.1 社会支持的概念23-24
  • 2.3.2 社会支持的测量24-25
  • 2.3.3 社会支持的国内外研究25-26
  • 2.4 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26-30
  • 2.4.1 关于坚韧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26-27
  • 2.4.2 关于坚韧性人格与社会支持的研究27
  • 2.4.3 关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27-30
  • 2.5 问题的提出30-33
  • 2.5.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30-31
  • 2.5.2 本研究的意义31-33
  • 第三章 研究设计33-37
  • 3.1 研究目的33
  • 3.2 研究思路与假设33-34
  • 3.2.1 研究思路33-34
  • 3.2.2 研究假设34
  • 3.3 研究对象34
  • 3.4 研究方法34-35
  • 3.5 研究工具35-37
  • 3.5.1 主观幸福感量表35
  • 3.5.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5-36
  • 3.5.3 坚韧人格量表36-37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37-59
  • 4.1 信效度检验37-39
  • 4.1.1 信度检验37
  • 4.1.2 效度检验37-39
  • 4.2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分析39-47
  • 4.2.1 不同性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40-41
  • 4.2.2 不同学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41-42
  • 4.2.3 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42-43
  • 4.2.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43-44
  • 4.2.5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44-45
  • 4.2.6 是否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45-46
  • 4.2.7 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46-47
  • 4.3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47-49
  • 4.3.1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47-48
  • 4.3.2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48
  • 4.3.3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48-49
  • 4.4 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49-54
  • 4.4.1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49-51
  • 4.4.2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51-53
  • 4.4.3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53-54
  • 4.5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54-59
  • 4.5.1 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54-55
  • 4.5.2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55-59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59-73
  • 5.1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分析59-65
  • 5.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分析59-62
  • 5.1.2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的人口统计学分析62-63
  • 5.1.3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分析63-65
  • 5.2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研究65-67
  • 5.2.1 坚韧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65-66
  • 5.2.2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66
  • 5.2.3 坚韧性人格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66-67
  • 5.3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67-70
  • 5.3.1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研究67-68
  • 5.3.2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研究68-69
  • 5.3.3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研究69-70
  • 5.4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因果路径模型70-73
  • 第六章 结论73-74
  •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74-75
  • 7.1 研究的不足74
  • 7.2 研究的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82
  • 附录82-84
  • 致谢84-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言;;幸福指数中的创新虚与实[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2 赵勇;;谈高职专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才智;2011年17期

3 于家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以金华地区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5 朱晓坤;翟瑞龙;;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6 艾桃桃;欧阳明昆;雷湘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7 贺天庆;;中专新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8 张小丽;;大学生焦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9 隋华杰;冷皓凡;;失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对比调查研究[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10 李彩娜;席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害羞的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东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进;;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耿勇;孔燕;陈利;;戒毒所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刘英;董强;杨清波;张文林;刘阳;;368名卫生离退休卫生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梅江英;刘文;李艳;;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游美琴;苗元江;朱晓红;;经济与主观幸福感[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宗闻;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女性主观幸福感最低[N];消费日报;2010年

3 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邢占军;幸福是一种飞翔的体验[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董为柏;维护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王益明;测量幸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杨利昆;培养孩子的坚韧性格[N];山东科技报;2000年

7 肖峰;“幸福感”的若干双重属性[N];光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蔡虹;十大幸福城市:北京因何落选?[N];北京科技报;2009年

9 倪柏明;2008,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张艳;北京首次公布幸福指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曹大宇;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余宏;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海燕;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宁;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田振敏;白领青年的社会资本现状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谭海燕;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敏;乌鲁木齐健身俱乐部成年超重肥胖人群身体自尊、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毕荣;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赵秧;辽沈地区信众宗教信仰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倩;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董凤洁;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73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