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学习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复杂范式
本文关键词:网络化学习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复杂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复杂性理论(复杂性科学或复杂性研究)主要兴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它的提出掀起了一场跨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科学革命,被誉为“21世纪新科学”并且己是当代科学最活跃的前沿之一。复杂性理论在对片面强调还原论或整体论的简单性思维的批判和超越中,提出了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网络化学习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运用复杂性理论来分析和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研究的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等五个方面构建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第二部分是“复杂性理论兴起的哲学背景、流派和方法论述要”。通过透视复杂性理论兴起的哲学背景,介绍了复杂性理论的三个重要流派、代表性人物及重要观点。然后介绍了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即还原论和整体论有机结合的融贯论。 第三部分是“当前网络化学习研究的困境”。从当前网络化学习研究面临的社会挑战、网络化学习研究的任务和使命、网络化学习研究的范式转换等方面概括了研究的困境。 第四部分是“网络化学习系统的复杂性解读:本体论意义上的复杂性”。将网络化学习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在本体论上解读了网络化学习主体的复杂性、网络化学习技术的复杂性、网络化学习信息的复杂性、网络化学习环境的复杂性等四个方面。 第五部分是“网络化学习研究的复杂范式:认识论意义上的复杂性”。在认识意义上对“复杂范式”进行论述后,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活动、研究结果等方面构建网络化学习研究的复杂范式。 第六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意义,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网络化学习 网络化学习研究 复杂性 复杂范式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20
- (一) 研究的缘由10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 研究的目的10
- 2. 研究的意义10-11
- (三) 研究的方法11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11-14
- 1. 国外研究的现状11-12
- 2. 国内研究的现状12-13
- 3. 研究综述13-14
-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14-20
- 1. 简单性与复杂性14-17
- 2. 复杂性理论17-18
- 3. 学习、网络化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研究18-20
- 二、复杂性理论兴起的哲学背景、流派与方法论述要20-23
- (一) 复杂性理论兴起的哲学背景20
- (二) 复杂性理论的流派20-21
- 1. 布鲁塞尔学派20-21
- 2. 圣菲研究所21
- 3. 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21
- (三) 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述要21-23
- 三、当前网络化学习研究的困境23-25
- (一) 网络化学习面临的社会挑战23
- (二) 网络化学习研究的复杂性哲学视角的缺失23
- (三) 网络化学习研究的范式转变23-25
- 四、网络化学习系统的复杂性解读:本体论意义上的复杂性25-33
- (一) 网络化学习的本质25
- (二) 网络化学习系统复杂性的要素分析25-33
- 1. 网络化学习主体的复杂性25-28
- 2. 网络化学习技术的复杂性28-29
- 3. 网络化学习信息的复杂性29-30
- 4. 网络化学习环境的复杂性30-33
- 五、网络化学习研究的复杂范式:认识论意义上的复杂性33-40
- (一) 范式、复杂范式33-34
- (二) 网络化学习研究的复杂范式34-40
- 1. 在研究目的上,以网络化学习者的“适应性”为核心35-36
- 2. 在研究对象上,以学习者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的非线性活动为切入口36
- 3. 在研究方法上,提倡复杂性科学的新方法论:融贯论36-37
- 4. 在研究活动上,,注意“有序性—无序性”的动态平衡37
- 5. 在研究结果上,采用“隐喻”的表达方法37-40
- 六、结语40-41
- 注释41-44
- 参考文献44-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9-50
- 后记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民;;现代网络教育调查分析[J];科技资讯;2008年10期
2 马国春,盛国定,任学宝;化学网络化学习模式的思考[J];化学教学;2002年02期
3 曾兰芳;网络化学习:我们任重而道远——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柴水英;浅谈网络化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黄明生;浅谈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网络化学习[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刘洪泉;徐蓉;;试论网络化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4期
7 ;网络化学习与学习方式变革研讨会召开[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3期
8 陈建云;;小学生网络化学习评价的思考[J];校长阅刊;2006年09期
9 曹卫真;;网络化学习评价的理论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10 柳海民,朱成科;求证现代教育方程的约定解——试论复杂性理论的教育学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生;曲瑞瑶;王伟;郭华;;医学生理课中应贯穿混沌等复杂性理论或思想[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胡汉辉;潘安成;马汉武;;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任占伟;高波;王建伟;;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两层模块化协同商务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陆园园;薛镭;;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集群演进研究——以滕州机床集群为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黄静;;信息化进程中的高中语文教学[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大伟;段汉明;黄薇;;探讨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范式[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田彬;;网络化学习条件下军校学员个性特征对其情感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海江涛;彭灿;;知识创新的动力学模型与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9 高蓝;;城市空间发展的复杂性与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秦国柱;;试论数字时代的大学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壮;复杂性理论:科学方法的第三个梯级[N];学习时报;2005年
2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周旺纯;对小学生网络化学习的调查与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冯雅红 常珊;E—Learning论坛在北京开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陈一壮;复杂性方法的基本内涵[N];学习时报;2005年
5 金吾伦;混序组织及其应用[N];学习时报;2005年
6 杨 浪 陈礼勇;以简单性原则求解复杂性战争[N];中国国防报;2006年
7 金吾伦(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挑战西方思维方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梁婧;但求精确不畏艰[N];经济日报;2010年
9 清华大学 任守榘;企业信息化如何降低风险?[N];计算机世界;2001年
10 李炳彦;军事哲学的革命[N];中国国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佟春生;复杂性理论在河川径流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洪明;复杂性视角下的教育决策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任锦鸾;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李玉锁;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郑丰;证券市场价格系统复杂性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雷霆;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计算机网络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王德鲁;基于复杂系统观的产业转型企业柔性战略决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廖守亿;复杂系统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及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焦胜;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泽宇;网络化学习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复杂范式[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亚楠;思维导图对网络化学习的激励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洪娟;复杂性理论视阈下的语文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仇海果;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沈健;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亚强;Blog与个人网络化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吕香妹;中小学教育会诊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学信;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谢冉;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学习环境及其构建[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谢明颖;移动学习对象元数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化学习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复杂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7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