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与公民的多元文化伦理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与公民的多元文化伦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的伦理态度和行动方式是重要的公民品质的内容,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民族与文化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相互学习、相互欣赏,是多元社会中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和文化发展能力,应该是公民公共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反映了对少数族群的文化的认可的政治价值的诉求,更重要的是把多元文化的共生和共存放置在积极的教育追求上,通过教育不仅实现文化的发扬和发展,而且养育多元文化的伦理关系和公民人格。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伦理是教育文化建构的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公民 多元文化伦理
【分类号】:G40-055
【正文快照】: 一单一文化的新课程改革注意到了多样化的文化了吗?注意到了那些边缘化的种族、人群、地区了吗?充分考虑到了文化异质性吗?如果教育是公共事务,是否必须考虑所有文化的问题?考试的制度是否考虑到所有不同民族的人群不同的教育需要?如果不是,我们的教育就包含着文化不平等的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石隆伟;;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邓达;易连云;;跨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袁久红;陈培永;;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对流行的三种理论话语的辨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张卫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5期
6 唐汉卫;多元文化视景中的美国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8期
7 古柏;;新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理念的思考——以奥林匹克宗旨为参照[J];体育与科学;2006年06期
8 德吉草;;失落的浪漫与苏醒的庄严——阿来中篇小说《遥远的温泉》、《已经消失的森林》的文本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9 孙红卫;;论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转型的价值取向[J];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翁贺凯;;民族主义、民族建国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西方学理”与“中国问题”[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范兆兰;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卓;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D];苏州大学;2006年
6 蒋柳萍;多元主义与自由:伯林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郭台辉;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D];复旦大学;2006年
8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叶本乾;生成与重构: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农村基层政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琨;教育即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莉;幼儿艺术语言表现观及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上的基本要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保华;双语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中强;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意象[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玲;“7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成长主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茂泉;评教师“价值中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云辉;青少年受众参与电视互动节目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尚立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加拿大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李家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军;陈君;;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李行;;浅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3 武海娟;;多元文化的兴起与课程的改革[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4 皮武;;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及其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5 许文艳;窦琴;;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6 贺绍栋;;以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探析教科书中的空无课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丹丹;;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8 谢治菊;;乡土教育:概念辨析、学理基础与价值取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滕星;孔丽娜;;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多元文化教育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09期
10 毕唐书;;教育,“更要培养公民”——美国教育印象[J];基础教育;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雨丹;;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教育回应[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永红;;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白亮;;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滕志妍;;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治德;;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公民教育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德胜;王采薇;戴世良;;大学生对于同志的态度量表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效义;以色列:四类学校体现多元文化教育[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余海波;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徐扬;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寻求多民族共存[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吴松;教育应维护支持社会正义[N];光明日报;2006年
5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龙静云;公民教育如何“转身”[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张媛芬;多元文化视角的澳门土生葡人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刘复兴;公共教育权力变迁了,教育问题出现了[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魏文彪;取消从教资格有三大弊端[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傅国涌;公民练习:寻求普通人的意义[N];经济观察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茂;教室里的战争[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小勇;维柯教育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樊改霞;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及其困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本余;教育中的儿童基本权利及优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9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黎义明;澳门回归初期特区政府修改教育制度之管理路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田景红;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昌江;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6 臧琰琰;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田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聂燕;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校长角色与学校文化建设[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9 易晓琳;中美少数族群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牟欣欣;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与公民的多元文化伦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8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