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环境的反思与重构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环境的反思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环境表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的生命向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课堂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人文性氛围;构建课堂生态,做到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共生。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成表现在:理念更新自觉化,课堂管理民主化,课堂布局人性化,社会参与常态化。未来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环境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课堂教学环境与其他学习环境的联系以及课堂教学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环境 反思 重构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现实反思:课堂教学环境的实然之弊课堂教学环境可以被理解为,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之间(教师与学生)以及主体与客体(课堂中的物化资源)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物理场与心理场。这样既涵盖了课堂教学赖以存在的时空条件,同时又关照到课堂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成;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熊和平,赵鹤龄;后现代批判视角我国近20年的教学过程本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李保强,李如密;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贺莉,纪跃芝,朱天星;略论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7 陈明华;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张丽霞;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医学生文化素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夏力;对建构五年制幼专课程方案的思考[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陈世友;姚本先;;网络教学概念的界定、发展现状和趋势[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卓名汉;;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时敏燕;;让孩子的生活插上翅膀——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3 唐国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学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4 朱吉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建——谈取消讲台的课堂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5 李鹏程;;“资本”的文化哲学反思[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映松;社会财政理论与我国财政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6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巧兰;论社会的历史性——人、自然、价值视野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肖学雷;解释策略训练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迁移水平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慧生;论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潜在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少堂;孙芳;;课堂教学节奏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张洵;关于改进电大课堂教学形式的构想[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0年S1期
3 周力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环境的新尝试[J];小学教学研究;1991年10期
4 南市区蓬莱路第二小学《优化教育环境发展儿童个性》课题组 ,葛丽芳;《优化教育环境 发展儿童个性》整体实验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2年06期
5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百名教师获奖[J];体育教学;1992年01期
6 黄雯菊;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情绪场的构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7 任绍昌;漫谈人的心理状态与课堂教学环境[J];北京教育;1994年06期
8 程平,徐仁厚;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9 黄光汉,江树芸;低段自然课愉快教学尝试[J];四川教育;1995年01期
10 武志芳;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J];甘肃教育;199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玉琴;;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曹小勇;朱丽清;;让学生、教师、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共同成长[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3 周晓岚;;新世纪中学生自我教育简论[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4 ;分册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5 刘红英;;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翟永军;;化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玉龙;徐红;;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认清的十个关系[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曹建洲;;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宋芳林;汪玉芳;;高中化学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华;应该改变强制性的教学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郭力根 陈青峰;塑造美好灵魂的人[N];江西日报;2000年
3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推进教师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辛丽娟;为了每一个孩子[N];吉林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赵显坤;教师要做新课程改革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赵显坤;早起步 争主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张廷凯;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苟正斐;甘肃:凸现一个“新”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刘运东 刘玉林;为教师的阅读提供4种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张真弼;十堰新课程教师持证上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兴华;试论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阳臻彦;师生互动的初中生课堂教学环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延伟;新课程与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开伦;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尹弘飚;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志华;数学新课程与小学数学教师[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延军;“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师雅巍;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研究性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环境的反思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8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