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摘要】:教育技术既是新型的教育方式,也是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发挥教育技术对于传统教育的改革作用,惟有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路。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绝不是简单的形式组合,而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方法、模式、手段与课程内容、进程、目标的有机融合和完美体现。
【作者单位】: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技术 课程整合 认识与思考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一、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改革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我国,教育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三者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根本区别。但究其根本,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首先,就内部构成来看,教育改革包含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肩负着教育改革的重大使命。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艳;;《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教学反思[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赵红;;论信息化教学在英美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倪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对学习进度认识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存智;任全录;孔斌;;“工学结合·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宁夏涉农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6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王宏伟;翟淼;沈静;;高职院校“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法初探——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徐芳;浅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胜权;宋明霞;汪晟;;问题探究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宋琛;赵双;赵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林爱兵;;新媒介时代受众:媒介素养、媒体素养和传媒素养教育[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朱莹;贾永兴;;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方法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5 孙盛萍;杨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6 骆丽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黄蕾;;运用录像分析技术解读研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凤英;代理签名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及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孟宪翔;网络电视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建春;中等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课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逯昌浩;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莉莉;;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比较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J];教育信息化;2006年17期
2 何荣杰;;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3 王晓芳;张美;张卫;;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12期
4 刘舒;;教育信息化与公安教育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2期
5 曹景峥;;高职英语教学中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尝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年06期
6 田斌,康艳霞;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改革的光明通途[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王梦;;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11期
8 杨馥卿;王京华;;信息环境下的教师发展模式[J];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9 余嘉;;语文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0年19期
10 李小苓,刘杰;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基于网络的小学英语课程整合案例的设计[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谈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4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全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鸿;;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掘学生多元潜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熊丽;;“一曲新词,天高海阔”——网络环境下的诗歌教学例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曹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兴奋点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在信息化进程中寻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4 实习生安转红;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市场三维推动[N];科技日报;2002年
5 路平丽;“教育技术产业化应用创新平台”启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湖南师范大学 彭绍东;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直面变革中的教育软件市场[N];科技日报;2002年
8 本版编辑 游泽清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沈书生;实效:需要有多少环节来保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整理;“混合”:通向未来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四川省开江县电化教育馆 向勇;抛开弯路向坦途[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吉南;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8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晓波;运用专题学习网站构建毒品预防教育新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玮;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春华;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宓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亢宇坤;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波;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冯文成;甘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旅游;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18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1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