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研究
【摘要】:由于制度、观念等因素,学校或教育机构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缺乏统一管理,致使教育资源重复建设,使用率低。网络具有跨时空跨地域等特点,将优质教育资源网上共享,构建网络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弥补资源不足等矛盾。校企合作、校间合作和学科间合作,走出去请进来,构建大资源库体系。注重对开发者的版权保护,抵制盗版教学资源。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关键词】: 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 教学资源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三者结合为我们的教学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手段。如何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教学环境,实现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传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一网上救学资派共享的必然性1网上教学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建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2 刘莹,韦娜;国外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研究与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6期
3 张学波;建立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5期
4 项聪,骆雪超;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锋,关涌涛;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及整合模式的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刘莹,韦娜;国外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研究与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6期
3 陈庚;李亚春;李玉环;;远程教育整合之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6期
4 尹睿;;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群;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及查询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汤益芳;美国高校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吕仲琳;网络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伍红华;教育资源库的自我建构与智能服务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贾雪梅;兰州市城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桔;中小学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林叶郁;基于AJAX的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界面交互性设计[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凌敏;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丽;精品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嗣;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显军;论教育资源共享[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2 杨圣华;浅谈网络教育优势及其发挥[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2期
3 肖君;网上教学资源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4 邢红宇,杨庚宇,钱辉镜;美国远程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5期
5 李平,何猛;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6 韩锡斌,程建钢;构建大学网络教学环境的两个主要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7 王龙;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执行报告概要及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8期
8 李海伟,徐乃庄,王福胜;基于天地网的优质教育资源东西部共享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9期
9 张伟远;国外高校网上教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剖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10 刘美凤;;开放共享 共同行动 克服障碍 全球受益——2006 CORE开放教育大会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琳;;关于高职高专网络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2 陈慕昭;;实施合作学习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3 张红梅;李劲松;;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出路探究[J];新西部;2010年01期
4 方向明;;高教园区高校建立战略联盟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0年01期
5 李颖萍;谢彬;;高校辅导员利用QQ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6 李小梅;蒋爱林;杨飞;;试析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的理论依据[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7 陈骏;;深度合作 互利共赢: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1期
8 王礼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J];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01期
9 王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资源流程式管理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2期
10 梁忠厚;李美会;;“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红;郭零兵;;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湖南省农产品品牌联盟策略探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阳力;刘文建;李土旺;;关于CORS并网的几个问题[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罗敏;;读写结合 用生活方法提高语文素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李艳;;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最佳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邓文杰;;贯彻新课程理念,探索化学网络课堂教学模式[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冷育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罗丽芳;;亲子共读,点亮儿童心灵世界的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唐钟;;基于MAS的分布式控制软件系统模型[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9 叶杨婷;方康玲;;基于SoC单片机的多现场总线接口转换器设计[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前言[A];第五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暨卫星通信系统网间互联互通与接口标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宜秀萍;我省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获得突破[N];甘肃日报;2010年
2 潘美杰 尹兴会;西昌全面实施“协同办学捆绑发展计划”[N];凉山日报(汉);2010年
3 记者 王大庆;江苏山东发行集团联袂签约五大出版社联合体[N];光明日报;2010年
4 匡生元;推介图书 责任当先[N];太原日报;2010年
5 记者 魏晓薇;广东数字出版基地开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王永虹;南涧县着力让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N];大理日报(汉);2010年
7 晋社文;实施文化强县 共建和谐朔城[N];山西日报;2010年
8 记者 吕东浩;大连市创建承办人员短信通知平台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记者 赵婵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N];华兴时报;2010年
10 深圳七色麻服饰有限公司 北京区域经理 欧慧娟;将独特进行到底[N];中国服饰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张有春;中国报业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宋岳涛;brainbank.cn数据库制作的标准规范及其范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4 温丹辉;电信业的过度竞争、串谋与资源共享[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刘士军;制造网格架构与制造资源协同管理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沈军;模式驱动的个性化网络教学支持模型及实现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8 朱寒笑;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徐尚义;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李建华;GIS动态集成框架及其UIB核心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钰;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研究和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海义;基于Web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彭宇;基于JXME平台的移动P2P文件共享系统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冯旭鹏;构建基于SNS的研究生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探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孔玉霞;网络教学日语精读的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郭春明;城市监视系统整合共享研究(中心控制终端)[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7 孔维梁;面向服务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架构与集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颖娜;吉林市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琦;基于Web的VRML虚拟环境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海波;网络视频教学课件系统的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32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3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