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11:1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业延迟满足 学业自我效能感 父母教养方式 大学生
【摘要】: 本研究在对学业延迟满足的概念、研究起源、研究范式、测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文化背景对Bembenutty的学业延迟满足量表进行修订,并以此为工具初步测查了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基本状况。借助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调查数据采用SPSS 13.0和LISREL 8.7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修订的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问卷由课堂学业延迟满足和课下学业延迟满足两个维度构成,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第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业延迟满足总分及两个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大学生在学业延迟满足总分和课堂学业延迟满足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课堂学业延迟满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在学业延迟满足总分和课堂学业延迟满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有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业延迟满足总分及两个分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第三,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相关,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业延迟满足、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和各个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和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和专制型教养方式、溺爱型教养方式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第四,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延迟满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学业延迟满足 学业自我效能感 父母教养方式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部分 绪论8-30
- 1 引言8-9
- 2 文献综述9-30
- 2.1 学业延迟满足9-22
-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22-26
- 2.3 父母教养方式26-28
- 2.4 学业延迟满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28-30
- 第二部分 研究假设和研究思路30-35
- 1 以往研究的不足30
- 2 研究目的30
- 3 研究假设30-31
- 4 研究意义31-32
- 4.1 理论意义31
- 4.2 现实意义31-32
- 5 研究程序32-33
- 6 研究工具33-34
- 6.1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问卷33-34
- 6.2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34
- 6.3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34
- 7 数据处理34-35
- 第三部分 学业延迟满足问卷的修订35-43
- 1 被试35
- 2 问卷条目的修订35-36
- 3 项目分析36
- 4 探索性因素分析36-39
- 5 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模型的竞争比较39-40
- 6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40-43
- 6.1 问卷的信度40-41
- 6.2 问卷的效度41-43
- 第四部分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43-48
- 1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43
- 2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在家庭来源上的差异分析43-44
- 3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44
- 4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在专业上的差异分析44-45
- 5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在家庭收入上的差异分析45-46
- 6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年级差异分析46-48
- 第五部分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48-56
- 1 大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学业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48-49
- 2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延迟满足间的中介作用分析49-56
- 2.1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专制型教养方式和学业延迟满足间的中介作用分析49-50
-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和学业延迟满足间的中介作用分析50-52
- 2.3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和学业延迟满足间的中介作用分析52-53
- 2.4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溺爱型教养方式和学业延迟满足间的中介作用分析53-54
- 2.5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忽视型教养方式和学业延迟满足间的中介作用分析54-56
- 第六部分 分析与讨论56-64
- 1 学业延迟满足问卷的修订56
- 2 学业延迟满足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56-61
- 2.1 学业延迟满足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56-57
- 2.2 学业延迟满足在家庭来源上的差异分析57-58
- 2.3 学业延迟满足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58
- 2.4 学业延迟满足在文理科上的差异分析58-59
- 2.5 学业延迟满足在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分析59
- 2.6 学业延迟满足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59-61
- 3 学业延迟满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探讨61-62
- 4 意见和建议62-64
- 第七部分 结论与展望64-66
- 1 研究结论64-65
- 2 研究创新65
- 3 不足与展望65-66
- 中文参考文献66-68
- 英文参考文献68-72
- 附录(部分)72-74
- 后记7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晶;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丹侠;母亲教养与初中生自我知觉的认知能力、能力理论及学习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鹏军;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学绥;高职生学习成就动机、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5 张云霞;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4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3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