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教师教育制度的重建:进展与成效
本文关键词:南非教师教育制度的重建:进展与成效
【摘要】:民主新南非的教育体系是在种族隔离教育遗产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的变革建立起来的。南非教师教育制度的重建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通过调整管理体制、颁布教师教育标准、优化院校结构、出台国家政策框架等举措,南非已建构起一个以成果和能力为本位的、具有民主治理特质的、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与发展体系。国家教师教育与发展政策框架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关键词】: 南非 教师教育 教师发展 制度重建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种族隔离时期教师教育的遗产南非早期的教师教育制度植根于种族隔离历史。教师教育按照族群和种族分设分治,白人、有色人、非洲人和印度人后裔在相应的教师教育学院接受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也是严格按照种群被直接分派到种族隔离学校任教。民主新南非建立之前,南非共有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文军;走进新课程,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让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发展的几点做法[J];辽宁教育;2003年03期
2 谢安邦;;自我发展 规范管理——国外高校“教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3年03期
3 唐丽芳,马云鹏;教师发展与课程改革:美国兰德研究对新课程实施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4 尚庆莲;教师发展与教师评价[J];黑龙江教育;2004年28期
5 焦传震;;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6 万玉;庞桂美;;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的发展——作为教学督导员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9期
7 张群;;论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主体性的作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潘艺林;;“学生评教”有碍大学教师的发展[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年12期
9 朱德全;;在对话中选择路径——评《派往明天的教师》[J];今日教育;2007年03期
10 彭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J];科学大众;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国良;;“开放 自主 相融”——萧山中学教师发展制度解析[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范多红;;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冯罗;;促进教师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张源源;邬志辉;;美国HTS学校教师发展的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课题组;;〈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8 张丽英;;构建教师发展的职业学校管理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刘霞;;变革评价设计,,促进师生发展——例说“关注过程评价”的地理试题创新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张艳敏;教师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黄巧娣;乐山电大:为教师发展提供“营养大餐”[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朱娟清 俞春明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走教师发展合作社之路[N];中国教师报;2009年
5 吴卫东;关注教师发展 做到三个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赵勇;在实践中凝练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梁好 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别让“名师工程”误了教师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王文峰 李文成;中国教育会宁津教师发展基地启动[N];德州日报;2010年
9 胡乐乐;教师发展决定教育成败[N];文汇报;2002年
10 记者 李丹;学生成才有平台 教师发展有舞台[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伟东;南非国际私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冯志伟;美国外交的悲剧:美国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政策演变(1948-1991年)[D];南开大学;2009年
6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鲍同梅;教师自主:一种审视教师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青霞;高职教师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良庭;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自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治高;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平;美国教师联盟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可峰;教学行动研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琨懿;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金锦仙;外语教师合作发展理论及其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吴文姝;地市教师培训机构功能的有效发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东洋;机辅语言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刘文华;师德教育与教师发展——我国教师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59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5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