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大学生情绪表达、情绪调节与心境特点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民族大学生情绪表达、情绪调节与心境特点的调查研究
【摘要】:运用情绪表达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心境量表,以37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比研究了不同民族大学生在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心境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积极心境,汉族大学生比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了更多的情绪调节策略,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有更高的消极心境,藏族大学生与其他各民族大学生相比有更高的消极情绪表达,更高的消极心境.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民族大学生 情绪表达 情绪调节 心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号:3097091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号:08N008)资助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情绪对个体应对环境变化具有适应性的意义·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心境是个体情绪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个体人格中的情绪特征的核心方面·情绪表达(emotional expressivity)是伴随情绪体验(如微笑、皱眉、哭泣等)的个体行为(如表情、姿势)的变化[1]·它包括正性的情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义梅;付桂芳;;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2 白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李杰;王海英;侯友;;蒙汉大学生心境状况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天雪;论宗教对民族心理的渗透作用[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2期
6 邓丽芳;徐田丽;郑日昌;;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性、情感体验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4期
7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8 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5年04期
9 王力;张厚粲;李中权;柳恒超;;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07年03期
10 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发展趋势[J];应用心理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燕;宁淑芬;;《情绪管理》课程与大学生情绪困扰的疏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杨文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杨轶冰;鲁峰;;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关系调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正中;郭志平;;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林燕;;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综述[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马伟娜;姚雨佳;桑标;;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及其神经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马伟娜;桑标;;焦虑、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王兰锋,常丽;外业与内业人员快乐感和社会支持关系比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陈惠雄,吴丽民;浙江高校教师苦乐源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静;王薇;张建新;;分离体验与父母养育风格: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金梅;陈适晖;李新荣;朱军;;残疾游泳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俊芝;;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和思考[A];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卫生事业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长军;刘泳;徐琪;;大学毕业班专业课教学的困境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连成;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崔冬雪;游泳锻炼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婷婷;母亲的依恋与幼儿个性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焦金梅;大专生的嫉妒及其与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抗;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娟;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其教育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小新;青年快乐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阮氏莲—释莲花;佛教信仰者幸福感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青;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庆华;高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功能、学校人际环境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顺艺;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红宇;合肥市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1期
2 张金响,杨艳珍,苏中华;大中专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3 阳德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4 袁勇贵;述情障碍在中国的研究现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5 王立菲;郭成;;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6 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7 丁龙召;少数民族心理结构与改革开放浅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04期
8 郑莉君;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点的比较研究[J];前沿;2003年11期
9 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10 冯士刚;范亚欣;王俊红;于庆宝;鹿麒麟;马莹华;赵庆柏;金珏;王艳;周莉;王威;董会萍;唐一源;;大学生生理指标和心境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金梅;情境的社会属性对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慧;关梅林;张建新;;青少年暴力犯的情绪调节方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2 钱月慧,朱续章;论加强宁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3 韦达;世纪之交民族高校教学法改革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4 邱其荣;把握民族学生思想特征 改进民族学生思想工作[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5 朱新红,林萍;如何加强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康春英;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与调适[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兰树林;促进民族大学生通往民族地区的思考——一次问卷抽样调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3年05期
8 王道铭;新形势下民族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罗春频,李菁;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精读教学探索[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王树秀,井卫英;汉、藏、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涛;;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沈卓卿;俞国良;;情绪表达者的文化差异对表情识别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静;卢家楣;;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梅;卢家楣;;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宋新涛;冯正直;王智;;陆军青年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和心理素质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尚金梅;张大均;;情境的社会属性对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水;侯玉波;;思维方式、自我差异与个体的情绪表达[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冯玉;江光荣;;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情绪易感因子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陶嵘;谢莉;;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在情绪抑制与认知重评调节方式下的情绪反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顾意亮;上海市政协为民族大学生搭建“阳光育人”平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广州市儿童医院心理门诊 欧婉杏;孩子发脾气,家长怎么办?[N];保健时报;2010年
3 黄 恩;情绪表达不畅也会致病[N];金华日报;2006年
4 武汉 汤世明;她们为何要裸奔[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车文斌;舒缓压力 把情绪表达出来[N];成都日报;2008年
6 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唐登华;有情绪,,找个方式表达[N];辽宁日报;2000年
7 吕斌;引导孩子远离自虐[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郜云雁;面对改变和失去 孩子请不要惊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绪全 都云 张培 原野;爱,就是这样无私[N];商丘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耕;忘我就不焦虑[N];华夏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俊才;情绪的文化塑造与社会建构:情绪社会分离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娜;听力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永愉;潜意识、情绪劳动与服务质量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宁;大学生成人依恋、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娜;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与运用的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艳芳;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向艳;小学生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策略运用及其动机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磊;儿童情绪表达规则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丁聪聪;教师情绪表达规则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郝晓媛;述情困难者的情绪意象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王军利;3-5岁幼儿表情标签与识别能力及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妮;9-11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占红;小学生情绪表达规则及其与自尊、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4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7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