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3G与云计算技术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结合应用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7-07-26 19:08

  本文关键词:3G与云计算技术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结合应用模式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G 云计算 远程教育 无线通信技术 移动学习


【摘要】:网络远程教育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移动性的远程学习必将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3G的到来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将给网络远程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学习资源的创建及共享的趋势来系统研究3G与云技术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G 云计算 远程教育 无线通信技术 移动学习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流媒体技术、无线移动终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知识的产生、组织、存储、传播、共享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前所未有的便利。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如何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学习技术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提供更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特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浚;略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8期

2 邵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系统教学质量的闭环控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1期

3 涂明;远程开放教育面授辅导的任务与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4 邱旭生,彭山,赖立朋;专题讨论的导学作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3期

5 邹晔,张敏;形成性考核的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7期

6 丁振华;裘伟廷;钱荷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宁波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7 蓝斌;;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型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8 邱崇光;“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辨析——与何克抗教授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9 李力;智能化:提升现代远程教育水准的重要途径——远程教育领域AI应用前瞻[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10 夏洪文;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卫星;网络远程教学交互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3年

2 刘娟;网络与当代高等教育发展[D];天津大学;2004年

3 方维;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赵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评测[D];河北大学;2005年

5 韩明;学生自主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苗苗;网络课程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杰;高校网络课程扩展资源的层级设计与管理[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利容;ISO9000标准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玲;即将来临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J];电子工程师;2000年12期

2 段晓明;基于现有GSM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络的研究[J];移动通信;2000年02期

3 张奇;中国电信发展移动通信的制式与频段选择[J];移动通信;2000年06期

4 石琦文;从网络结构看GSM向UMTS的演进[J];电信网技术;2000年03期

5 张志强;我国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无线网布局及其策略初探——从我国第二代蜂窝移动网建设看第三代无线网布局及其策略[J];电信网技术;2000年03期

6 李玮;Aspira~(TM)系统——摩托罗拉对3G网络的展望[J];电信网技术;2000年05期

7 黄令恭;无线Internet[J];自然杂志;2001年02期

8 赵夙,尤肖虎;国外第三代移动通信进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1年03期

9 杨骅,李世鹤;第三代移动通信与中国提案TD-SCDMA[J];电信技术;2001年01期

10 邬贺铨;中国通信网络业务、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机会[J];电信快报;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伟;;运用3G技术构筑智能信息品牌[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丽萍;马石;;3G业务的发展与中国移动的新角色[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海涛;;3G移动通信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研究[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勇强;;3G漫游切换模型探讨[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玉华;胡新川;张生;陈欣伟;;3G网络规划准确度的基础——传播模型和数字地图[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符刚;陈国利;陈龙;;分组承载网中的QoS框架分析[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薛鸿忠;;固网智能化与3G业务的融合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钢;;MSTP技术在3G传输网络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趋势[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玲;;3G时代的运营商组织架构[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程刚;;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对策[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小芳;累积性创新的采用、扩散及其微观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何申;面向3G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框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陈海波;云计算平台可信性增强技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云腾;网通基于3G市场细分的营销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魏金芝;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产业链角色定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梁志民;吉林省网通公司3G移动业务市场开拓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谟婧;四平市区WCDMA无线网络初期建设预规划方案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丽;基于AVS-M的无线流媒体系统及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翔;基于3G电信结算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吕欣荣;软交换NGN网络实施方案评价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倪尔国;重庆联通城域网建设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张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10 王占龙;基于软交换的3G与无线局域网的互通[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77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77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