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
本文关键词: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 教学 最低限度教学指导 直接教学 教育思想 哲学基础 教学设计
【摘要】:近年来,在美国教育学界、心理学界爆发的一场关于"建构主义教学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大辩论。本文从大辩论的背景、基本内容、提供的有益借鉴和取得的共识与存在的缺陷等四个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对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给出了比较客观的评论。作者特别强调指出:在这次大辩论中,支持和反对建构主义观点的双方学者,似乎都是把自己关注的焦点完全放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而极少、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哲学基础这类更高层次、更为核心的问题。这样的辩论,只是就事论事,很难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是本次大辩论留下的最大缺陷与遗憾。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 最低限度教学指导 直接教学 教育思想 哲学基础 教学设计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大辩论的背景2009年美国泰勒·弗朗西斯(Taylore Francis)集团旗下的、著名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在美国纽约和英国牛津两地同时出版了一本对西方教育界颇具震撼力的学术著作《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Constructivist Instruction:Success or Failure?)。[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玲;杨盘洪;;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相结合的农业专家系统的研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安蓉,阴国恩,郑金香;知觉或记忆条件下对连续变化刺激的相似判断[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3 阴国恩,安蓉,郑金香;分类中相似性的理论与模型[J];心理学探新;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ManuelLaguía;Juan L. Castro;;ALGORITHMS FO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K-NN[A];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Fuzzy Systems Association World Congress(Volume Ⅰ)[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徐焕良;企业知识资源计划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安蓉;基于相似性信息激活的相似表征形成及年龄差异[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颖;数据采掘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年
5 王英姿;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智能教学系统构建方法研究及实用教学系统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7年
6 路云;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动态危机管理系统的设计[D];东南大学;2006年
7 殷祥刚;基于智能预报模型的精毛纺织品全程虚拟加工技术[D];东华大学;2006年
8 吴江;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峗;一种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2 周志雄;基于设计目录的概念设计自动化研究及其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3年
3 刘健;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4 王毅;模具CRM中技术需求沟通方式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5 段平霞;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设计及测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李娅;范例推理方法在道路岩石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张勇;基于数据仓库与案例推理的机组产能模型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唐志杰;基于混合知识的多属性知识库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9 席俊红;基于案例推理的科技文献推荐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子儒;深基坑支护智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2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连生;吴红耘;;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 杨琼芬;;搞好教学设计 构建活力课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3期
3 陈娟;钟志贤;;论设计思维视野下的教学设计[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李月华;;教师知识管理对其教学设计的影响[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5 赵梦琦;;浅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6 卢争艳;梁娜娜;;多媒体课件制作[J];科技资讯;2011年19期
7 金陵;;让信息时代的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2期
8 王思;;诗经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9 司志华;;浅谈西藏电视教材的教学设计[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10 于远涛;;浅析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端海;;浅谈目标教学的教学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戴峰;;从混沌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的新发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陈焕东;余先川;罗烨;;E-Learning信息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映学;;论认知负荷理论视野中的课程教学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林英;;学习论和导学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7 张丽军;;课程整合——“痛并快乐着"的尝试[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李军;;试谈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中学 弭金玲;从理念认同,,模式构建走向教学设计[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程友;《网页制作》的教学设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付丽;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N];黔西南日报;2008年
4 特级教师 金哲民;教学设计的角度选择[N];东方城乡报;2008年
5 林金炎;教学设计要凸显“生本”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8年
6 广东省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 杨先武;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北京市延庆县教科研中心 赵方红;改革教案,功夫下在创新教学设计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李龙;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江苏省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孙保华;网络教研应融入教师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张圣华;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什么样[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强;基于样式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8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敬;高一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韦丽娟;基于场景模拟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芦明明;基于Small Basic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算法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维维;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雪;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严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伍正翔;从“祛魅”到“附魅”:教学设计的范式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东平;网络协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89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8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