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述评
本文关键词: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共同核心州立标准 全国标准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 升学 就业
【摘要】:2010年,美国颁布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标志着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迈出突破性的步伐。此次颁布的标准包括《共同核心州立数学标准》和《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两份文件,分别对相应学科领域K-12年级学生在特定年龄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旨在让所有学生做好"升学和就业的准备",以确保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致力于弥补已有的全国标准和州立标准的不足,其制定以事实和研究为依据,特点是清晰、集中而连贯。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美国 共同核心州立标准 全国标准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 升学 就业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教委[2009]01)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推行“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Standard-based Education Reform),旨在统一和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术标准。时至今日,美国各州的课程、教学及评价仍自成体系,彼此之间难以匹配、协调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2010年6月2日,“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Cor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达明;;你必须清楚自己的方向[J];意林(原创版);2010年02期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03期
3 贺序;曹毅;;让孩子们充满自信的面对未来——对比中美中小学教育中自信心的培养[J];才智;2010年04期
4 ;入学就业的乙肝“门槛”将被拆除[J];人民政坛;2010年02期
5 谭金明;李婉;朱琨;;我国教育过度的原因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罗明江;;美国教师评价和学校效能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7 许晓茵;李珍珍;陈琳;;性别平等就业认知及影响因素简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8 林格;;假定“最佳才能区”[J];辽宁教育;2010年03期
9 明明;;优秀教师的标准[J];世界博览;2010年07期
10 余靖之;;我所感受的美国教育[J];广东第二课堂(初中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庆波;;校园文化建设在“双自主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刘颖;;NAEYC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培养标准及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季苹;;杜威教育价值说[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朱国仁;;论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陈焕章;;杜威理论评价中的非此即彼倾向质疑[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6 文犀;;北美殖民地时期教育思想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季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述评[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8 钟文芳;;试论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9 陈如平;;社会进化与要素主义教育的新功能[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小宁;面对新竞争,奥巴马要“赢得未来”[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瑞哲;国家竞争,不可输在“起跑线”[N];解放日报;2011年
3 曾为国家汉办外派的汉语教师志愿者 王秀卿;我来自“老师的天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中国学生拔头筹 好事需要辩证看[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姜泓冰;国际标准“体检”中国教育[N];人民日报;2010年
6 ;中国学生拔头筹 好事需要辩证看[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林京京;美国中小学图书馆不“鸡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胡乐乐;PISA上海夺冠不可沾沾自喜[N];光明日报;2010年
9 旅美华人 科学工作者 山石;谁说美国学生“整天玩就能上大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杨凡;“云南教育”美国寻求合作[N];云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宋建军;普通高中校长境外教育交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4 潘康明;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珊;美国小学“新社会科运动”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爱芳;巴格莱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显丽;美国择校制度下的教育公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楚琳;美国联邦政府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冯刚;美国学区督导课程领导角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秀飞;二战结束后至1970年代初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的形成[D];河南大学;2010年
7 赫栋峰;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梁平;克林顿政府与小布什政府基础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贾欢;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质量现状及其保障体系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丽梅;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8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4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