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使用述评

发布时间:2017-08-10 02:06

  本文关键词: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使用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心理健康量表 述评


【摘要】:目前国内常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主要有症状取向、适应取向、心理素质量表三类;量表的使用以症状取向量表为主,适应取向量表与心理素质量表为辅,国外修订量表为主,国内自编量表为辅。文章分析了国外修订量表存在文化差异且常模老化、本土测评工具编制与应用脱节、症状取向量表难以反映中学生心理健康实质、测评工具停留于表层心理现象揭示等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量表 述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项目评估及跟踪管理”成果之一,主持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彭希,立项号:J0924018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的心理学家及教育领域工作者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心理健康量表的应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十六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编制及使用方面的现状特点,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甘甜;毕重增;阮昆良;;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使用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2期

2 谭和平;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编制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3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4 李国瑞;余圣陶;;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5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6 张雅明,曾盼盼,俞国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陈彦;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孙建功,刘秀芬,付云,全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聂晶,傅安球;上海市大学生常见一般心理问题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5 郑希付;宫火良;;《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6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7 肖敏;暴力家庭中的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冯正直,张大均;中国版SCL-90的效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9 郭克锋,蓟光辉,武志耀,王俊卿,王作军,李猛,郭萍;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10期

10 杨群,王家同,王锐安,刘喜文,刘冬焕,郎红娟;军队院校地方计划生与地方大学生16PF测查结果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卫;董德军;;关于目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王斌;刘琳;;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及评价(综述)[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3 王卫东;陈素珍;;不同类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强迫症状影响的比较研究[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简佳;唐茂芹;;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的信度效度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骞;张大均;江琦;;重庆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特点[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慧;;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弘;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蔡圣刚;人格测量中的概率展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宏;论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谭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衍玲;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辛向;民办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邱文清;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丽芬;福清市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平;;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4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5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6 丛晓波;高丽;;对当前心理健康研究的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9 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10 贾晓波,高平;231名藏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圣陶;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及其自评量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 王富国;;中学生自卑心理障碍探究[J];学周刊;2011年14期

3 李荣菊;;中学生心理压力动因初探[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葛兴;王珍;;论中学生考试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5 封三河;;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6 陈江波;;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研究——以邢台、石家庄两市中学生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幼平;张富洪;;监狱警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8 张同正;;浅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9 王双全;;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及校内教育的几点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10 林茂超;;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亚男;郑日昌;潘子彦;;中学生情商问卷的编制及结果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安丽;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冷荣兰;;中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孟秀英;;中学生386名应付挫折情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Su xiqing;陈启芳;秦安琪;;中国中学生感恩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3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陈英云 本报记者 赵琳;我市中学生“心病”越来越“重”[N];哈尔滨日报;2011年

5 高云;七成中学生认为母亲管教过度[N];中国妇女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洋;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法制报;2009年

7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梁进峗;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白银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联邋实习生 李轻舟;心理咨询助孩子解心结[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白江宏 实习生 吴松祺;“心语小屋”倾吐青春苦闷 德育课上讨论爱情专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杨小洋;中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及与其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晓飞;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碧花;创造性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中学生创造性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冶;内观法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淑敏;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博潭;中学生网络成瘾及矫正的质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8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48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3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