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学理论中教学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反思

发布时间:2017-08-11 05:13

  本文关键词:教学理论中教学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隐喻 教学理论 认知功能 认知反思 研究范式


【摘要】:隐喻思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思维。一直以来,教学隐喻都是教学研究者认识教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理论"受众"达成教学理解的有效方式。在当前多元教学研究范式并存与融合的趋势下,教学隐喻仍可在教学理论的假设、论证和表述中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认知功能。但在使用教学隐喻时,我们应将其与事实的、逻辑的言说方式相结合,尽量避免教学隐喻认知的模糊性问题。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教学隐喻 教学理论 认知功能 认知反思 研究范式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教学的关系研究”(DHA090189)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隐喻是指人们在表达“教学观念”时,所使用的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类比、象征等。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强调演绎和归纳,忽视甚至排斥隐喻,认为隐喻是模糊的,无益于表达精确的认识。事实上,教学隐喻从来都没有从教学理论中消失,在教学理论发展的不同历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武升;教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199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蒋道华;英汉隐喻语用操作对比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朱晓红;从认知角度看“上”和“下”的方位性隐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8 贾玉娟;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与相悖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若莲;;中国人伦关系的构建——《诗经》中禽鸟意象的探讨[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珂;中英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孙厌舒;隐喻与文化——关于美国当代政治隐喻和经济隐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黄昱娜;经济类英文期刊中隐喻理解的有效途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和贞;从中外隐喻研究对比看德汉成语的隐喻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何向花;时间在英汉词汇中的隐喻表征[D];浙江大学;2002年

10 王今;[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晶;;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解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4期

2 本刊编辑部;;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J];英语新世纪;2011年01期

3 王卫华;;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价值缺憾——基于传统教学理论的比较[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董金虎;;教学中课程的难与易[J];才智;2011年19期

5 余树娟;;教学系统设计中的理论基础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6 蔡宝来;;试论教学理论发现的社会认同[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10期

7 张天宝;董守生;;一部形神兼具、统故纳新的教学论新作——评熊川武教授主编的《教学通论》[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5期

8 杜德栎;;现代病态教学文化现象及其危害[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9 ;《教学与管理》来稿注意事项[J];教学与管理;2011年19期

10 ;《教学与管理》来稿注意事项[J];教学与管理;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映学;;教学理论与教案设计探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大民;;略论西方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斌贤;;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吴元训;;皮亚杰教学理论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姚家群;;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成元学;刘静;张瑜;;网络远程教育与面授辅导相结合——适应电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一[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姜洪臣;;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途径探索[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阎国华;;试论李Xh实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黄学溥;;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几点认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袁聿海;;浅论科普教育与STS教育理论及其关系[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鸿菊 钱志富;主体与客体的对话[N];文艺报;2006年

2 郑方芳;八种理论拓展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 宋国才;异步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河南西峡丹水镇中心学校 胡明珍;在经典中寻求教育的源头活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中心学校 马晓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姚梅林;布鲁纳搅起美国教育改革浪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皮连生;育人识教需懂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杨晓宏邋张学军;别让技术绊住了脚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杨树彬;“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理论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武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福代;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兆t,

本文编号:654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4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