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三论——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素质教育三论——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
【摘要】: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既是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创生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个体获得公平和公正的教育权益的过程。当今,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但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大多还只是就教育而论教育,甚或有借素质教育之名而行不公平、不公正之实的现象。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就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辩证地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理性地审视素质教育实施的社会政治条件,并合理地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社会学 应试教育 教育评价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据已有文献分析,“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上海教育》(中学版)1988年第1期刊登的《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一文中。此后,有关素质教育的研究逐步成为国内教育研究一大热点。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在我国已有整整二十年的历史,其重要意义和在克服应试教育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小蔓;;素质教育评价:理念与思路[J];人民教育;2007年09期
2 袁振国;;素质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人民教育;2007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丹;宁波;;过程模式课程编制理论的建构及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李蓉;;论音乐教育的素质熏陶秉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阎兵;;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借鉴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赵蕾;马丽斌;;高等教育《电子银行》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金爱民;;泰勒课程评价原理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6 李素芹;;我国本科教育的教育性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谭志松;;大学的文化性格[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尚建军;;语文课程资源的遴选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9 韩秋红;;关于体育概念之我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陈彦许;王培荣;;论高职院校课程目标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永友;;创业教育——促进社会、教育、个人共同发展的纽带[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国英;;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周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投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9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宇;大连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天山;;我国择校问题的背景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3期
2 萧宗六;全教会前后素质教育之比较[J];中小学管理;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全;;素质教育三论——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呼延云;;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是改革考试[J];吉林教育;2009年35期
3 黄瑞山;善待考试[J];考试(中考版);2003年03期
4 唐加俊;时伟;;论素质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提升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7年36期
5 熊丙奇;;靠什么来终结“过学死”[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09年06期
6 赵秀敏;;浅议加强会计素质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徐秋云;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配合[J];群众;1997年06期
8 王建伟;师生关系的探讨[J];太原科技;2005年05期
9 邓银城;;两种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02期
10 胡久明;楚才高中见辉煌[J];党史天地;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笃武;;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 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A];英明的决策,伟大的胜利——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论文集[C];2001年
2 闫俊丽;;浅谈农村音乐教师的缺失[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胡培丽;;观念的转变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孙茂荣;;素质教育别论[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韩进瑞;;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6 唐珊;伍新春;;北京市中小学生家长学习质量观的现状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徐雪梅;;学校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8 白流平;;规范教师形象对实行素质教育的意义[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孔德宏;;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10 方晓东;;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文富 通讯员 陈洁凤 黄良业;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夹缝中生存[N];湛江日报;2009年
2 国家计委新闻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N];检察日报;2000年
3 杨明富;素质教育,从我做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采写 实习生 刘金练 李广荣 杨涛;素质教育:永不谢幕的“话剧”[N];中山日报;2006年
5 吴盈盈 实习记者 李敏;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悟”与“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丁正后;一个农村校长眼里的素质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龚明俊;素质教育需要素质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8 李文清;谁绊了素质教育的脚[N];山西日报;2006年
9 见习记者 王娜;学生“减负”面面观[N];渭南日报;2005年
10 古宁邋胡馨婷 整理;与网友畅谈教育热点[N];嘉兴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叶乔波;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长乐;自主性德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9 过广宇;素质教育的新思路:个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卓;对我国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两难”问题的分析和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和亭;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晨;论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两难问题[D];青岛大学;2009年
4 谢罗庚;中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玲清;论青少年挫折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陆海虹;创业教育,,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晋红;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年
8 安然;中学时事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隋文慧;以人为本 以美育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4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