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自我评价、自尊和心理幸福感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21:16

  本文关键词: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自我评价、自尊和心理幸福感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尊 自我评价 心理幸福感 工作自我


【摘要】: 研究针对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自我评价、自尊和心理幸福感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幼儿园保教人员工作生活质量的改进、改善幼儿园的管理、提高幼儿园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367人,运用崔春华等改编的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自我评价量表,季益富和于欣翻译的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以下结论: (1)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自尊、自我评价、心理幸福感在整体水平上是较高的。 (2)婚姻状况、教龄、幼儿园的类型、幼儿园性质、收入等因素对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心理幸福感影响较大;而学历不是显著影响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因素。 (3)在自尊、自我评价、心理幸福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中,自我接纳可能处于这些因素的中心位置,自主性不是显著影响工作情境中的自我评价的直接因素。 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心理幸福感的建议: (1)注重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建设,提高办园水平,是改进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的管理中还要根据幼儿园性质有所侧重。 (2)善用奖励,有效促进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培养和激发。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自尊需要在提高工资的基础上,改善他们的归属感、稳定感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而不能仅仅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来实现。 (3)注重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职业情感的培养,是提升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幼儿园办园水平的基础。
【关键词】:自尊 自我评价 心理幸福感 工作自我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15
  • 1.1 问题提出8-9
  • 1.2 自我评价、自尊、心理幸福感的研究现状9-12
  • 1.2.1 自我评价9-10
  • 1.2.2 自尊10-11
  • 1.2.3 心理幸福感11-12
  • 1.3 自我评价、自尊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12-13
  • 1.4 本研究的目的13-15
  • 2 研究方法15-17
  • 2.1 被试15-16
  • 2.2 研究工具16
  • 2.3 统计与测量工具16-17
  • 3 结果17-32
  • 3.1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现状分析17
  • 3.2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17-27
  • 3.2.1 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现状及差异比较17-18
  • 3.2.2 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差异比较18
  • 3.2.3 不同学历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差异比较18-19
  • 3.2.4 不同教龄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差异比较19-20
  • 3.2.5 不同收入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差异比较20
  • 3.2.6 是否已婚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差异比较20-21
  • 3.2.7 有无孩子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差异比较21
  • 3.2.8 不同工作分工的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差异比较21-22
  • 3.2.9 是否正式员工对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分析22
  • 3.2.10 幼儿园保教人员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在各人口学因素上的交互作用分析22-27
  • 3.3 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各因素的相关分析27-28
  • 3.4 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和心理幸福感各因素的回归分析28-32
  • 3.4.1 以自尊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28
  • 3.4.2 以自我评价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28-29
  • 3.4.3 以自我接纳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29
  • 3.4.4 以自主性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29
  • 3.4.5 以个人成长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29
  • 3.4.6 以与别人积极的关系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29-30
  • 3.4.7 以工作生活目标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30
  • 3.4.8 以掌控环境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30
  • 3.4.9 以自尊、自我评价、心理幸福感各因子的回归预测关系30-32
  • 4 讨论32-38
  • 4.1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心理幸福感的现状32
  • 4.2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32-36
  • 4.2.1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的影响因素32-34
  • 4.2.2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34
  • 4.2.3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34-36
  • 4.3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自尊、自我评价、心理幸福感的关系36-38
  • 5 本研究对幼儿园管理的启示38-41
  • 6 结论41-42
  • 7 本研究的意义与未来研究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眉;李佳慧;;人际沟通分析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检验[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索;蒋晓玮;;职业女性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宛燕;郑雪;;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雯;郑猛;谢威士;;提供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丘碧青;郑雪;;坚韧性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幸福感间的调节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颖;于福洋;张雯;;师范研究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胡姗姗;张大均;吴明霞;;中学教师心理幸福感的特点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林桦;彭运石;;基本心理需求和幸福感的推动——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颖;张雯;于福洋;;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袁莉敏;张日f;;大学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袁莉敏;;大学生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薇华 中国地质大学思政学院特聘教授、积极心理学专家;幸福不仅是感觉更是一种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孙颖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体验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李国 通讯员 赵杰昌;重庆:“新市民学习计划”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礼平;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社会网络、配偶支持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占平;石家庄市幼儿园保教人员自我评价、自尊和心理幸福感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会娜;大学生社会联结、自我分化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金艳玲;大学生心理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艳玲;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身体功能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5 罗茜;现役军人心理弹性在日常烦心事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会青;休闲方式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7 白莹莹;延边地区朝、汉初中教师成就目标、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幸福感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石晓帆;朝鲜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9 杨波;体育锻炼在整体自尊对天津城市老年人心理幸福感影响中的调节作用[D];天津体育学院;2009年

10 许春燕;基督徒心理幸福感、宗教性、压力知觉及社会支持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8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8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