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3:29
本文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关系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量日渐萎缩,而大学生毕业人数仍不断增加,2004年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扩招后毕业的第一年,之后医学生以大致20%-30%的速度递增。据福瑞医生网统计,2009年毕业生数量达到108万人左右。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健康报推出“医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82%的医学毕业生最钟情公立大中型医院,而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仅占两成。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医学生应如何看待就业形势及应对市场变化?如何抉择才能做出成熟的职业选择?最根本的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只有具备积极、合理的职业价值观,端正就业态度,才能避免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如意问题,才能彻底改变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为了准确掌握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本研究结合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从基本人格特征入手,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人格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采用凌文辁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钱铭怡修订的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国版进行调查。选取吉林省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大二40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后获得如下结果: (1)从总体上看,医学类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发展因素,其次是保健因素,最后是声望地位因素。 (2)研究发现医科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3)医科类大学生人格中的精神质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在专业和年级上差异均不显著。 (4)医科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因素与声望地位因素呈显著正相关。 (5)医科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因素与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及职业价值观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6)医科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倾因素与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发展因素及职业价值观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医科类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存在的显著正相关证实了职业选择是人格特征体现的观点。
【关键词】:医科类大学生 人格 职业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研究概述9-16
- (一) 人格综述9-13
- 1、弗洛伊德的理论9-10
- 2、行为主义的理论10
- 3、人本主义的理论10-11
- 4、人格特质理论11-12
- 5、艾森克的理论12-13
- (二) 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综述13-16
- 1、职业价值观内涵的界定13-14
- 2、职业价值观的理论14
- 3、国内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14-16
- 二、研究过程16-18
- (一) 研究对象16
- (二) 研究工具16-17
- 1、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O—RSC)16
- 2、职业价值观量表16-17
- (三) 研究程序17
- (四) 数据处理17-18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8-22
- (一) 职业价值观总体状况描述18
- (二) 职业价值观与人口统计变量18-20
- (三) 人格特征与人口统计变量20
- (四) 职业价值观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20-22
- 四、讨论22-26
- (一) 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状况22
- (二) 职业价值观的差异分析22-23
- 1、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22-23
- 2、职业价值观的专业差异23
- 3、职业价值观的年级差异23
- (三) 人格特征的差异分析23-24
- 1、人格的性别差异23-24
- 2、人格的专业和年级差异24
- (四) 职业价值观与人格的相关分析24-26
- 1、神经质与声望地位因素呈显著正相关24
- 2、内外倾与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发展因素及职业价值观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24-25
- 3、精神质与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职业价值观总分呈显著正相关25-26
- 五、结语26-27
- (一) 研究的主要结论26
- (二)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26-27
- 参考文献27-29
- 附录29-32
- 后记32-33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3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春梅;高职女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人格特质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维维;农林高校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方法匹配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申h,
本文编号:665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6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