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4 21:28
本文关键词: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在教育上存在两个认识误区,即常把理论与实践对举,常把学校与社会对举。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二元论思维模式影响而对实践和教育产生了片面理解:认为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忽视了实践对人自身的改造功能,片面强调实践的主体性思维特点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片面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实践育人理念有助于改变这两个认识误区,它强调实践是教育的内在属性。实践育人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代表一种新的教育观,预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实践 教育 实践育人
【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06AIS0130092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伴随人类的发展过程,人对自身及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都在不断深化。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21世纪,人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实践属性越来越显得重要,实践育人理念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一理念对于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从教育上的两个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云杉;;“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冯国瑞;;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学范式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3 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5 李德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价值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6 沈云林;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5期
7 朱晓刚;;构建我国现代大学课程观的理论路径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01期
8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9 任v,
本文编号:674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7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