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人际信任度 普遍信任 显著差异 特殊信任 生源地 人际关系 因子 不同性别 大四学生
【摘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对414名大学生进行了人际信任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普遍信任因子及人际信任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特殊信任因子方面不存在差异。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宝鸡文理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信任度 普遍信任 显著差异 特殊信任 生源地 人际关系 因子 不同性别 大四学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1](P300)。通俗的说,人际信任就是对交往对象是否放心。可以说信任是个体与他人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基础。正常的交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对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2 庞彤彤;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3 闵永胜;姚本先;;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5 胡利人,刘义明;大、中专学生人际信任度的比较测试[J];职业与健康;200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铁尔;高桂贤;;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融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龚晓京;人情、契约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3 余晓敏;中国目前法官信任状况之我见[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4 姜振华;名牌、假冒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5 白春阳;;再论社会信任的基本形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单婷婷;;人际信任的界定[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夏纪军;中国的信任结构及其决定——基于一组实验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9 吕庆华;“诚——忠”互动关系营销模式新探[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静雅;胡荣;;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娜;宋光兴;;我国社会信任结构对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国猛;郑全全;叶泽;曾力勇;黎建新;;团队心理授权的结构与测量以及团队信任对其的影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
2 胡湛;心理信息工程学的理论构想及应用实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辉;关系投入对供应链联盟维系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4 薛文同;社会资本转换与社区建设的互动:中国的经验[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晋;员工—主管上向信任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梁永宽;项目管理中的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D];中山大学;2008年
7 钱海梅;城郊村级治理与社会资本的运作[D];上海大学;2008年
8 彭志越;高校学生社会支持的发生与扩展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丽华;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贵宏;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部门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云;城乡居民人际信任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怀秋;团队信任、团队知识共享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余梦娇;国有企业影响上下级信任关系的领导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何景松;B2B电子商务中网络信任危机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王冬梅;工程信任影响因素及建立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高文侠;从“拒签手术”看我国医患信任危机及其消解机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吕建峰;心理素质训练对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牛黎;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牟冬莲;情绪对谎言识别和信任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田江萍;风险情境下个体信任决策和回报行为若干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芬,风笑天;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年05期
2 胡利人;人际信用量表在医学生中的试测报告[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3 陈有国;谢钰涵;;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2期
4 吴锋,赵利屏;信任的危机与重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7 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8 奚春华;;城市青年信任的特征——对10城市1239位青年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9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10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使自己成为珍珠[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11期
3 冯光,梅清华;论大学生的幸福及其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李天际;;大学生首次选出年度人物 周笔畅当选年度神话人物[J];北方音乐;2006年02期
5 肖保根;低调——大学生求职的成功途径[J];心理与健康;2005年06期
6 ;大学生该不该享受宾馆式服务?[J];教书育人;2005年07期
7 尹卫国 ,尹皓;大学生“生存训练”值得提倡[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7期
8 刘治军;对大学生老乡会的引导与管理[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张玲;摩托罗拉志愿者与大学生分享职场经验[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21期
10 程新平;论大学生问题行为及其预防与矫正[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若兰;;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孙志新;;反馈大学生阅读信息 关注大学生阅读生活[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3 孙树勇;;大学生印象整饰动机及策略的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徐先金;;怎样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郭景瑞;;对大学生谈恋爱现象的分析[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秦云峰;;大学生的性爱观[A];江苏省性学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林钟敏;;大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判断[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王起香;王敏;唐倩;;大学生失恋心理分析及其解脱方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赵崇莲;;大学生情绪教育刻不容缓[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孙建平;;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极盛;准大学生家长应该做什么[N];健康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 郭振清;让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更加宽广[N];工人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杨连成;三个大学生与一座海岛[N];光明日报;2005年
4 ;名家推荐: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N];南方周末;2005年
5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6 主持人 陈建荣 特邀嘉宾 郑守华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 程祥国 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周志坚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增强大学生化解压力的能力[N];江西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屈芳 通讯员 王宾齐 孙淑娥;大学生,,走出就业“沼泽地”[N];河南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9 杨牧龙;瑶家的大学生计划[N];广西日报;2005年
10 陈名扬;大学生为何暑期打工[N];闽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2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锦发;大学生择业求职道德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管宪平;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利华;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小异;大学生人际容纳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树涛;大学生底线伦理素质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笪学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陈素红;“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蒋阳飞;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娟;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邢利芳;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85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8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