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者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者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经济学研究者 合作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可视化 中国教育 中心性 合作团队 经济学领域 合作关系 科研合作
【摘要】: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它能够对社会网络中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以可视化的图形展示行为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及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挖掘我国教育经济学近30年的合作网络,本文发现我国教育经济学合作网络松散、领域内主要有三大各具特色的强合作团队,但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中心以及"老一辈"学者的合作网络并不紧密。为促进我国教育经济学者之间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必须加强内部资源整合,注重机构内部的科研合作、发挥桥梁学者作用,拓展跨机构的科研合作以及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制定网络结构调整策略。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研究者 合作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可视化 中国教育 中心性 合作团队 经济学领域 合作关系 科研合作
【分类号】:G40-05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科学合作是实现研究资源共享、学术思想交流、降低科研难度以及学者获得学术声誉的重要形式。[1]随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学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复杂课题的解决需要本学科内学者的合作,甚至是跨学科学者的合作,科学合作日益成为提高成果产出能力的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卿;虚拟公司是业务合作网络的最高形式[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6期
2 李林艳;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J];社会学研究;2004年03期
3 王亮;培育支持高技术大公司做强的中小企业合作网络[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叶家聪,徐竹君;商战走势 无声结局[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02期
5 郑思明,程利国;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青少年的人际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韦艳,余霞,蒋晓莉;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社会网络视角[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05期
8 杨则正;对数据挖掘的可视化支持[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0期
9 蒋涛;;我国社会网络研究简评[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6期
10 张文宏;阶层地位对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性质的影响[J];社会;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望月怲也;;ステレォスコ—プにょる技能と技の可视化[A];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3)--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C];2002年
2 刘晓平;李国丽;俞士光;梁曼君;吴宜灿;韩江洪;;工程设计中的约束检测及可视化[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何毅;张振龙;;可视化DCL设计系统的研制[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周献中;顾卫江;;一个基于过程的可视化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聂锟;唐锡晋;顾基发;;科学合作网络分析和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琳;;浦东新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肖国有;;共形阵的布阵方法及可视化图形表示[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故障诊断可视化的研究[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吴强;;路基土石方可视化调配[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2002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光霞;;地理空间数据不确定性与可视化技术[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闻芝;可视化技术推动制品品质提升[N];中国化工报;2005年
2 ;DoubleClick扩大在中国的合作网络[N];国际金融报;2000年
3 吴媛;可视化是促进科学发展催化剂[N];科学时报;2008年
4 陈晨;打开可视化学习的新视角[N];科学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岳巍 通讯员 杨波 刘奇;安全可视化一切看得见摸得着[N];国家电网报;2010年
6 记者 曹术华;企业管理要迈进可视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记者 袁英;锦采“可视化”管理保安全[N];盘锦日报;2007年
8 宋宇;Commerce One 5.0搭建可视化采购平台[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9 易人;可视化MIS:改革界面[N];计算机世界;2001年
10 卡纳特(Conrat )博士;依靠全球合作网络研发[N];消费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小平;空间信息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以2.5维、三维、多维可视化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2 张文;矢量场可视化算法研究与系统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3 陆剑锋;基于特征的矢量场及医学图像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吴镇;优化设计中的智能方法与可视化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商蕾;城市微观交通仿真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颜晓虹;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8 胡永亮;分工、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姚广涛;预混合压燃发动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汤仲安;矢量GIS线状实体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全胜;治理:合作网络的视野[D];厦门大学;2002年
2 金鹏;通用可视化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道勇;三环传动的性能仿真及可视化[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袁勇;基于DEM库容计算及可视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刘铁锐;风浪场可视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申志康;测量数据的可视化再现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7 周莉;可视化人机交互决策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顾晓辉;电力系统可视化潮流计算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湖南大学;2001年
9 李顺芹;波浪、潮流计算的可视化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3年
10 任大伟;基于GIS的井下信息可视化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61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6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