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启示:MIT OCW与我国国家精品课程
本文关键词:比较与启示:MIT OCW与我国国家精品课程
【摘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考察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MIT OCW的异同;从组织模式、技术实现、课程发布、评估测量以及交流推广等五个要素对两个项目进行了对比、剖析;并借鉴MIT OCW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建议。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MIT OCW 国家精品课程 比较
【分类号】:G642.4;G434
【正文快照】: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发起开放课程运动,其开放共享的课程建设理念为全世界各高校和教育组织机构所关注与认同。我国也于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本文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以期对我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一、两者相同之处(一)建设进程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礼;张文静;;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七年回望——一个政策评价框架的初步运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赵广荣;元英进;蒋建兰;朱宏吉;程景胜;白鹏;;国家精品课程制药工艺学的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10年01期
3 林仕彬;;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背景、现状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2010年09期
4 池哲萍;;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看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1期
5 李保云;倪中福;尤明山;姚颖垠;孙其信;;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国家精品课程《作物育种学》教学方法改革经验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5期
6 陶祥亚;樊华;;江苏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状况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7 屠群峰;;高职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分析及建设方向[J];职教论坛;2009年12期
8 龙怡;盛宇;吴英;郭金兰;;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化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9年05期
9 毕丽红;朴立华;张淑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年05期
10 吴美娇;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现状分析与优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严玉蓉;薛锋;宁平;童真;;面向工程教育的高分子物理[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鄢红;郭广生;张常群;;计算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裘琴儿;李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运动生物力学》网络教学建设研究[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晔;杨振坤;王建华;李瑞程;;彰显特色,不断创新,推进《电工电子技术》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王如竹;陈芝久;林文胜;;“制冷与低温原理”国家精品课程介绍[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阿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代价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2 欧阳汝梅;教育技术学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邱林;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及应用状况调查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吴美娇;国家精品课程与MIT OCW开放教育资源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彭慧;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2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2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