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师即课程:蕴涵与形式

发布时间:2017-09-26 11:33

  本文关键词:教师即课程:蕴涵与形式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即课程 内涵 形式


【摘要】:教师即课程的内涵有两个层面:其一,教师是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教师是课程的一部分,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二,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教师创生课程。教师即课程有三种表现形态:隐性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生成的课程。
【作者单位】: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教师即课程 内涵 形式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课程存在不同的层次,美国课程专家古德拉德(J .I.Goodlad)等人将课程分为五个层面:理想的课程(ideologieal。urrieulum)、正式的课程(formal eurrieulum)、领悟的课程(per-eeived eurrieulum)、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eurrieulum)、经验的课程(experimental Currie-ulum)。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肖迎春;;试析隐蔽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陈爱民;刘宁宁;;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与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3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王晓巍;;中学化学教学反思的思考与实践[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9 申慧林;;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梁世翔;盛建龙;;基于“2+1”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课程结构[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廷熙;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亮;关于建筑形式符号认识问题的讨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国强;;浅论中国现代诗学的现代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冯艳丽;袁玉斌;;试论体育广告的内涵及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8年02期

4 许磊;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宿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5 马鑫明;音乐审美体验形质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张海军;;以人为本 文质彬彬——漫谈城市雕塑的形式与内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侯春在,杨启亮;新教学方式仅仅是新“形式”?——一个心理学的疑问[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0期

8 成丙炎;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年05期

9 杨政;;谣言现象探析[J];华章;2011年22期

10 曹炜;;商品叫卖语言的构成、类型及发展演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璋;;浅论“足健法”或称“足道”内涵的研究和应用[A];经典荟萃——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华反射疗法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2 宋开山;赵云升;金伦;;定向运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A];2001年全国定向运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赵捚;;浅议“天癸”[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秋萍;;浅谈如何正确认识绿色食品的内涵[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于婧;肖辉;;加快城乡一体化 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6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乔卫芳;支光辉;;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编制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桂小丹;;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李海燕;韩萍;;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发展探究[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群;中国诗学理论中的“法”范畴[D];复旦大学;2005年

2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6 岳国法;思想修辞化[D];河南大学;2006年

7 龙娟;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崔裴;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赵彬;挣脱文字梦魇后的舞蹈与歌唱[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霞;楚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晴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隋丽霞;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继红;从法律解释的内涵论我国法律解释体制[D];安徽大学;2005年

5 陈宏;岳阳城市历史文化的形成及其近代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汤红兵;湘鄂西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章伟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趋势与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丽敏;当代我国公民教育实施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长绵;论形成权的内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新芸;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3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23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