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26 12:40

  本文关键词: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对策


【摘要】: 我国义务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历史和现实的制约,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比较突出。随着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在上世纪末临清市也实现了“两基”的宏伟目标,在此基础之上,临清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争取各项教育经费,落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等,加大师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等,有力地促进了临清义务教育趋向均衡发展。但是由于临清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义务教育的发展很不均衡,在办学条件、资金投入、师资等方面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差距明显,且由于临清处于相对不发达的鲁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义务教育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利于临清教育的健康发展。 笔者自参加学习以来,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临清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了新的思考,深感有必要对临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全面考察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查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为解决临清当前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供参考。 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法进行研究。搜集了有关理论理念,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洞悉研究热点,空白点。进而从临清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搜取了本世纪以来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数据,分析临清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原因,对临清解决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也对教师、家长和教育管理人员关于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看法、期望等进行了解,以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这些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经费的投入、学校办学条件、师资的配置等。均衡问题体现在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对待中,当然,最终还是教育结果的均衡,也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通过接受教育,使受教育者达到基本的素质要求,具有基本的技能和能力要求,以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成功条件,这是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临清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置、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均衡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的因素,也有历史遗留的影响,还有思想观念的问题。结合临清实际,笔者认为应从教育均衡理念、机制体制建设、师资建设、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当然均衡发展有一个过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在这过程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们满足人民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公平权利,使每个公民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公民依法享有基本人权的问题。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身在哪里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会因为住所不同而不同,不会因社会家庭背景不同而不同,这些都是对教育公平提出的要求,对教育均衡发展提出的要求。由此来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 临清作为东部地区的欠发达县,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全市文化水平大众素质修养,而人民大众素质的提高,无疑对临清的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促进临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大幅度地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都需要给予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522.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4
  • 一、问题的缘起10-11
  • (一)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体现教育公平10
  • (二) 临清义务教育不均衡的概况及影响10-11
  • (三) 笔者个人因素11
  • 二、研究现状与典型实践11-14
  • (一) 研究现状11-12
  • (二) 典型实践12-13
  • (三)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13-14
  • 三、研究思路、方法14
  • 第一部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界定及意义14-20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14-18
  • 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18-20
  •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政策和法规要求18-19
  •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19
  •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临清具有积极意义19-20
  • 第二部分 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分析20-30
  • 一、临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20-27
  • (一) 办学条件不均衡20-21
  • (二) 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21-24
  • (三) 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24-25
  • (四) 教育教学水平不均衡25-27
  • 二、临清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27-30
  • (一) 教育观念滞后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7
  • (二) 体制因素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7-29
  • (三) 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9-30
  • 第三部分 临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30-39
  •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均衡发展理念30-31
  • 二、加强制度创新,完善体制建设31-32
  • (一) 完善临清市督导评估制度31
  • (二) 创新教师流动机制和校长轮换制度31-32
  •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全市教师资源32-34
  • (一)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公平意识32-33
  • (二)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33-34
  • (三) 提高教师工资,保证教师福利待遇34
  • 四、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保障措施34-36
  • (一) 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提高使用效率34-35
  • (二) 合理利用教育经费,适度倾斜农村学校35-36
  • 五、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6-37
  • 六、提高全市教育教学质量37-39
  • 注释39-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著目录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李化树;王卫霞;;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2 杨宏;徐海珍;董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责任[J];华章;2011年20期

3 陈均;;浅谈城市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6期

4 吕吉;;义务教育师资失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亚辉;闫帅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衡水市桃城区为例[J];学理论;2011年16期

6 任樝;;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07期

7 余栋;唐林;;评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维度[J];统计与决策;2011年13期

8 ;观点[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9 杨景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J];学理论;2011年24期

10 蒋平;;《规划纲要》视域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性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翟静丽;;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行为失当的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红;;性别视野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方中雄;;均衡发展——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通讯员 马家松;合肥:市区义务教育率先实现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安耀武;界首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N];安徽日报;2009年

3 高群 宁志成;无锡再推新政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于国宁;无锡启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5 晚报记者侯伶俐 通讯员李鹏;今年义务教育锁定“均衡发展”[N];孝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姚学文 徐行;芙蓉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N];湖南日报;2009年

7 ;农工党鞍山市委: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N];友报;2009年

8 赵晖;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N];无锡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林霞;均衡发展成我省今后义务教育工作核心[N];山西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陈小艳;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屈宏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丹;二战后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5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斯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灵娥;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华明;广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3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23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