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备课反思中的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线教师备课反思中的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360名来自全国6省市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备课中存在"‘教案检评’流于形式"、"‘电子教案’被管理者封杀"、"‘教学提纲’利用率极低"等问题,而"工作繁琐"、"缺专业指引与宽松交流平台"则是二次备课的主要障碍。同时还发现了集体备课频率、形式及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与6名教师焦点团体访谈,研制了"备课与二次备课模板"及"集体备课活动指南"。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 备课 二次备课 集体备课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备课”或“集体备课”等课前准备与“二次备课”等课后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果与课程开发深度。因而许多学校从管理上对教师提出诸多要求以提高教师教学绩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1)多数学校要求与一线教师期望之间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县雪枫小学语文教研组;语文教研组怎样开展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2 傅伯言;宜春地区培训初一语文、数学、英语教师[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3 ;加强集体备课的一些做法[J];江苏教育;1980年02期
4 黄映旭;;昆明武成小学加强教学领导工作[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3期
5 ;我们是怎样改进教务工作的[J];天津教育;1980年03期
6 ;总结经验 继续前进[J];天津教育;1980年08期
7 横髯;;建议加强对集体备课的领导[J];天津教育;1980年10期
8 ;辽宁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开展活动[J];历史教学;1980年05期
9 曾尚德 ,廖启超 ,邹明华;洪塘中小提高教师的三项措施[J];江西教育;1981年09期
10 罗崇蓬;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几点做法[J];数学通报;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友;张炜;;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学员的应用能力[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周又红;;对女领导环保培训中的参与式教学[A];UNDP妇女与环境国际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任慧敏;;发挥群体智慧 大胆改革创新——孝义中学语文组试教总结[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4 杨秀琴;;课程改革的难题及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谢吉麟;;理解并实施研究性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6 邓文杰;;创建新课程资源网站 构建新型学与教的方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立欣;;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整合和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胡晓光;杨春玲;蔡惟铮;;加强教学管理 全面提升教师水平[A];2004年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玉平;王美玲;金锋;;师资建设 教学之本——电子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A];2004年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魏丽华;高慧英;崔海庆;苏衍萍;石运芝;杜长青;刘立伟;杜辉;;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A];山东解剖学会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琴;南林大形势政策教育进课堂[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2 记者 张宝敏;做好“三个代表”思想“三进”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集体备课备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李文献;如何抓好教研工作[N];西藏日报;2001年
5 实习生 严晓蔚 记者 马瑛瑛;我省高中走进“研究性学习”[N];浙江日报;2001年
6 成程;让学生也走上讲台[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教学叙事重建教师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山东省高密市东关小学 李润英;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心小学 吴锡龙;集体备课教学展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大连市第四十六中学 于芳;学生为什么爱上地理课?[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树佳;改善课堂管理,实施合作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尧;中小学校本师资培训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欧阳竟成;基于内联网的教师集体备课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菊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泽林;分科教学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施祥胜;教研互动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郑敏;合作的专业建构策略对教师新课程适应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宋婷;中学合作型教师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马驰;校本教研实践策略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尹文坚;中学英语教研组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3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3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