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专业教育生活重建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的专业教育生活重建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其专业教育生活的构筑与完善。对教师专业教育生活认识上的误区会导致教师在专业教育实践中面临一系列隐忧,扼杀教育生活原本的自然性、和合性、丰富性与诗意性。以教师文化为基来理解专业教育生活,努力构筑一种文化汇流、意义交织、指向总体化的教育生活世界,是重建教师专业教育生活的现实出路。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专业教育生活 教师文化 专业教育生活重建
【基金】: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免费师范生专业成长力的职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09SZYD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中美大学教师满意度调查与院校管理政策调整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7JA880012)的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任何教师教育活动都发端于对教师这一“人的形象”的前提性预设,整个教师教育系统的统一性、完整性就是由这种预设来维系和关联的。对教师形象的假定是所有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显然,专业教育生活是“专业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生存世界,教师的专业发展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孔炽;教育理论创新的“他山之石”——从人类学研究的几个特征谈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2 管志斌;周水涛;;毕淑敏小说中多重意蕴的生命关怀[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金绍荣;肖前玲;黄艳云;;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刘茜,赵德肃;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刘茜;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7 郑荣双,严全治;试论人格形成的选择机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韩庆祥;两种不同性质的个人观:马克思和萨特[J];江淮论坛;1990年03期
9 刘静;;研究生自我素质养成与德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2期
10 吴倬;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基本理论特征[J];教学与研究;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东霞;;从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传承视角看当代普通高校民族音乐鉴赏课[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书庆;灵魂的翱翔与折断的文学之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剑;生存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远安;论杜拉斯的毁灭主题[D];暨南大学;2001年
2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磊;苦苦追寻“生之意义”——论史铁生作品的深层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彩丽;多丽斯·莱辛的《暴力的孩子》中的存在主义成分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6 牟学苑;和而不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方军;自我的历程[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韦玉玲;克尔凯郭尔生存诸境界的审美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邱欣敏;我叛逆,,故我存在——《我们》与存在主义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华;喧哗和躁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宏丽;;刍议课堂教学文化场域中的师生冲突[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2 魏本亚;;论中学名校文化建设策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郭浩;;建构教师文化 促进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4 郭浩;;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型:由技术到文化[J];教育导刊;2010年02期
5 李清臣;;教师精神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李纯真;;当代教师文化危机现象的病理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陈宪民;;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0年03期
8 晋银峰;;基于新课程的教学文化研究:问题域、反思及走向[J];教育探索;2010年02期
9 朱祥平;;地方性高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危机及应对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2期
10 赵振杰;;论教师文化的核心、功能与结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建文;;构建和谐校园 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2 朱学清;;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3 赵文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对教师文化重塑的几点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伍君昌;;赏识引领,和谐发展——浅谈运用赏识性评价,促进民办学校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郝学利;;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构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6 孙绿怡;孙福万;王淑娟;;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伍建江;王荣礼;;文化引领显特色 内涵发展铸品牌——浅谈现代学校生本发展观的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赵文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对教师文化重塑的几点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郝学利;;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构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课题组;;民族中学建立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宝琦;让孩子享受教育公平健康成长[N];各界导报;2010年
2 ;为高中生全面持续发展提供“学程引擎”[N];文汇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顾晓萍;幸福校园里的“生命课堂”[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记者 吕斌;宁城县努力把人口大县建成教育强县[N];赤峰日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 张家斌;育得桃李溢芬芳[N];安康日报;2009年
6 特约记者 刘安勇;教师为本 人才强校[N];自贡日报;2009年
7 ;全力打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N];无锡日报;2009年
8 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 曹列文;教师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原动力[N];无锡日报;2009年
9 武威第十五中学 温双福;课堂教学应渗透学校文化[N];甘肃日报;2009年
10 武穴市大法寺镇凤袍小学 孟安法;学校管理工作之我见[N];黄冈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余进利;五向度课程领导框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庆娟;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的阻力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世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其提升[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波;WJ中学教师合作的质性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娜;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胡乃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燕;从曹杨二中附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景象看上海市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梅艳;教师对学生文化的认同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8 武星;发展型组织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余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艳;学校组织中的病理现象及其诊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2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8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