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7:05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农村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特殊的群体,他们与城市大学生有着相似,但又有截然相异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带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美德进入大学之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获得全面发展。但也有部分农村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内心往往充满了极端又相互冲突的心理矛盾,难以适应,也无法化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了令人不安的不同程度的种种心理偏差。而我国农村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中的比例近一半之多,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建设人才的质量。本文立足于对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这对培养我国创新型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导论11-23
  • 1.1 心理健康的理论蕴涵11-16
  • 1.1.1 心理健康的涵义11-13
  • 1.1.2 心理健康的标准13
  • 1.1.3 心理健康的分析13-16
  • 1.2 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况与研究的意义16-23
  • 1.2.1 当前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况16-21
  • 1.2.2 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实意义21-23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类型23-31
  • 2.1 健康型——自强自立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分析23-25
  • 2.1.1 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坦然面对贫困23-24
  • 2.1.2 刻苦认真、聪明好学,执着于学业24
  • 2.1.3 真诚、善良、重情义,乐于交往24-25
  • 2.1.4 乐于接受新事物,积极追求时尚,但不走极端25
  • 2.1.5 自主择业态度积极,求真务实25
  • 2.2 亚健康型——“问题”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分析25-28
  • 2.2.1 贫之窘的失落26
  • 2.2.2 学之苦的无奈26-27
  • 2.2.3 处之难的不安27
  • 2.2.4 爱之涩的烦恼27-28
  • 2.2.5 路之茫的空虚28
  • 2.3 疾患型——心理疾病的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分析28-31
  • 第三章 影响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的种种因素31-36
  • 3.1 社会环境因素31
  • 3.2 学校因素31-32
  • 3.3 家庭因素32-34
  • 3.3.1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33
  • 3.3.2 农村家庭环境的影响33
  • 3.3.3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33-34
  • 3.3.4 家庭的期望值太高34
  • 3.3.5 农村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34
  • 3.4 个体自身因素34-36
  • 3.4.1 自我定位的不准确,社会角色难以把握35
  • 3.4.2 不正确的动机35
  • 3.4.3 个体中的协同因素少,低协同因素多35
  • 3.4.4 内心脆弱,缺乏整合自己的能力35-36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36-48
  • 4.1 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实现社会心理和谐36-38
  • 4.1.1 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36-37
  • 4.1.2 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37
  • 4.1.3 营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心理气氛37-38
  • 4.2 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8-41
  • 4.2.1 学校教育——加大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39-40
  • 4.2.2 家庭教育——修正农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偏差40-41
  • 4.3 加强高校的相关建设41-42
  • 4.3.1 建立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帮扶架构41
  • 4.3.2 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指导,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41
  • 4.3.3 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具体而实用的就业导引,着重培养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必要的基本技能和心理准备41-42
  • 4.3.4 构建平等家园,强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氛围42
  • 4.3.5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大学生心理困惑42
  • 4.4 加强农村大学生自身修养,提高个体心理调适能力42-48
  • 4.4.1 健全自我意识,塑造健康的自我形象42-46
  • 4.4.2 提高自我效能感,克服习得无助感46-48
  • 结束语48-50
  • 注释50-52
  • 参考文献52-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婧;李红艳;;乡村传播中农村大学生的地位与作用[J];新闻界;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金;近5年来我国大学新生scl-90的元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2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32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