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技术与评价方法研修班”在津举行
本文关键词:“考试技术与评价方法研修班”在津举行
更多相关文章: 考试与评价 研修班 评价方法 标准化考试 测量技术 教育考试 天津市 终身教授 研究所 心理测验
【摘要】:
【关键词】: 考试与评价 研修班 评价方法 标准化考试 测量技术 教育考试 天津市 终身教授 研究所 心理测验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由天津市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所和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巴那—香槟分校(UIUC)联合举办的“考试技术与评价方法研修班”于2006年12月6日至12月10日在天津举行。这次研修班邀请了美国、香港及内地的知名教育与心理测量专家,结合国内考试业界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讲座和研讨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景瑞;;“考试技术与评价方法研修班”在津举行[J];考试研究;2007年01期
2 路景瑞;;第二期“考试技术与评价方法研修班”在津举行[J];考试研究;2008年01期
3 ;第三期“考试技术与评价方法研修班”在津举行[J];考试研究;2009年01期
4 ;第四期“考试技术与评价方法研修班”在津举行[J];考试研究;2010年01期
5 ;全国省地(市)级电教馆馆长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2期
6 ;会议简讯[J];学科教育;2000年04期
7 吴雪慧,杨鹏辉;厦门市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赴南京、上海学习考察报告[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第三届教育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研修班[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5期
9 边际;;考试嬗变和文化认同[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年02期
10 ;关于举办第二届“教育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研修班”的通知[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佳德;;实施教师自我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柳恒超;;初中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徐瑞泰;;“一节好课”必备的“三大要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李有华;邱婷;谢幼如;;基于网络的中小学专题协作学习评价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丁建福;成刚;;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评价:方法及比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丁建福;成刚;;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评价:方法及比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崔文闰;;网络环境下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高梅花;;基于网络教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建平;;高校教师绩效的360度反馈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婷;全国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开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乔丽娟;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李玉荣;三立学校“敞开心扉” 威宁老师“提素促能”[N];毕节日报;2011年
4 徐文君 本报记者 朱振国;改革评价方法提高教学质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戴家干;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N];人民日报;2007年
6 教育部考试中心 王蕾;加强交流整合,推进教育评价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潘秀慧 吴永远;平阳启动继续教育计划[N];温州日报;2006年
8 汕组人;我市55名校长赴京研修[N];汕头日报;2008年
9 李冬梅;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评价[N];济宁日报;2007年
10 祁俊云;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策略[N];中国教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马晓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与学过程评价设计[D];河北大学;2005年
3 郭靖;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琳;CAI课件评价技术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何文静;网络课程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炜炜;在培训中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洁;S-P表评价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先达;毛泽东个性发展教育观及其当代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红霞;走向发展的教师评价[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6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46192.html